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径春归花半开,碧山波暖雁初回。
满楼月色还依旧,昨夜歌声自不来。
愁眼向谁零玉箸,征蹄何处驻红埃?
中宵吟罢正惆怅,从此兰堂锁绿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傍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情感。"芳径春归花半开"一句,设置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图景,道路上花朵正悄然开放,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接着“碧山波暖雁初回”则描绘出远方碧绿的山峦在温暖的阳光下,归来的大雁掠过蓝天,给人以自由和遥望的感觉。这些景色本应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的情感却并非如此。
“满楼月色还依旧”表明夜幕降临,明亮的月光洒在楼上,似乎一切如旧,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却无法用这些外在的美好来填补。“昨夜歌声自不来”则透露出一丝哀愁,昨晚的歌声(可能是朋友间的欢乐)已然不再,这种变化让人感到难以忘怀。
“愁眼向谁零玉箸”诗人用"愁眼"形容自己的心情,用"玉箸"比喻泪水,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无奈。而“征蹄何处驻红埃”则是询问远行者的马蹄停留在哪里的尘土中,"红埃"可能指的是路途中的尘土,或许带有血色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
“中宵吟罢正惆怅”夜深人静之际,诗人的吟咏(或是歌唱)结束后,那种空寂与失落感更加强烈。“从此兰堂锁绿苔”则表明诗人决定关闭那充满了往昔记忆的兰堂,让它随着青苔一起被时间所遗忘,似乎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怀旧之情和孤寂之感。诗人借助自然景色,传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改变和离别时内心的不易平复。
不详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山馆吟馀山月斜,东风摇曳拂窗花。
岂知驱马无闲日,长在他人后到家。
孤剑向谁开壮节,流年催我自堪嗟。
灯前结束又前去,晓出石林啼乱鸦。
酌坐对芳草,东风吹旅衣。
最嫌驱马倦,自未有山归。
华发将时逼,青云计又非。
离襟一沾洒,回首正残晖。
旧国多将泉石亲,西游爱此拂行尘。
帘开山色离亭午,步入松香别岛春。
谁肯暂安耕钓地,相逢谩叹路岐身。
归期不及桃花水,江上何曾鲙雪鳞。
柳暗榆飞春日深,水边门巷独来寻。
旧山共是经年别,新句相逢竟夕吟。
枕近禁街闻晓鼓,月当高竹见栖禽。
劳歌莫问秋风计,恐起江河垂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