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承天岑老

记得承天老古锥,呵呵拍手几人知。

年来饱饭应无数,门外小桥真可为。

浙右普瞻圆照塔,室中高挂建降师。

我身虽窜心如昨,落笔犹能挥寺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怀承天岑老》,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老友岑老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记得承天老古锥”,诗人回忆起与岑老在承天寺相聚的情景,用“老古锥”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展现了岑老的年迈,也暗示了其智慧和经验的丰富,如同古老的宝剑一般锋利而珍贵。

“呵呵拍手几人知”一句,描绘了岑老爽朗的笑声和拍手的动作,通过“几人知”表达了这种快乐和友情的难得,以及诗人对这种场景的深刻记忆。

接下来,“年来饱饭应无数,门外小桥真可为”两句,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饱餐一顿,走过门外的小桥,来表达对岑老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浙右普瞻圆照塔,室中高挂建降师”这两句则转向对岑老精神世界的描绘,提到他在浙右地区瞻仰过圆照塔,室内悬挂着建降师的画像,这不仅体现了岑老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我身虽窜心如昨,落笔犹能挥寺碑”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内心依然保持年轻,充满活力。同时,他自信地表示即使是在艰难时刻,也能挥洒自如,写出像寺碑一样庄重而有力的文字,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老友岑老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梦秦少游

淮海维扬第一流,三关齐透万缘休。

真心岂复随灰劫,遗骨终然寄橘州。

专为流通深叹赏,莫相钝置豁愁忧。

觉来欲语无人听,屋角荧荧空斗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放归田

天地曾无一物遗,孤臣今许返庭闱。

黄茅瘴里抽身出,青草湖边鼓棹归。

衣锦还乡难并比,承颜称寿倍光辉。

恩深骨肉何由报,空有精诚贯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曾敷文

谁道衡阳雁即回,也传书向岭南来。

故人得报皇恩至,约我同归青眼开。

爽有江湖清暑气,豁无尘土溷灵台。

功曹法掾相随处,邂逅追踪真快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湘西琳老

八年之中三往回,道人一意金石开。

非干桑梓有分好,自是针芥无嫌猜。

焚香说了四句偈,把手直上千尺台。

洞庭青草不我隔,东吴可归归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