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县道中

汉水引我行,梁山邀我坐。

山水已清绝,春容碧相和。

下马取酒饮,梅飘酒中堕。

日落醉不去,青茸草间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山在西县道中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首句“汉水引我行”,以汉水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被自然界的水流所吸引,开始了他的旅程。接着,“梁山邀我坐”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梁山视为邀请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山水已清绝,春容碧相和”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水之美,春色与碧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下马取酒饮,梅飘酒中堕”描述了诗人停下脚步,享受美酒与自然的时刻。梅花的香气融入酒中,更增添了这份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

“日落醉不去,青茸草间卧”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日落时分,诗人仍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不愿离去,最终选择在青草间安然入眠。这一场景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依恋,也暗示了他与自然之间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契合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巴子台

早渡鸣玉桥,竟登巴子台。

云林拥磅礴,磴道穷萦回。

古寺不足观,犹有南轩开。

浩荡横深沟,逶迤环覆杯。

古人去我远,万事随尘埃。

赤穴何渺茫,青山但崔嵬。

闻名不知实,此意空悠哉。

乍到辄复还,石滑倦去来。

苟能厌耳目,未免劳筋骸。

形式: 古风

答王载监簿惠诗依韵

梓士多好学,独君用心苦。

始策万里足,相期一言遇。

荏苒去岁月,差池晚途路。

清节挠不变,鸡鸣任风雨。

一日起仕进,光华照门户。

谓予尝游从,复此再会聚。

清谈语言约,老笔文字古。

新诗忽持赠,病目骇观睹。

兰芷得远思,从兹识贤矩。

草木变秋节,悲风袭原卤。

自可追赋咏,何须倦贫窭。

感慨无俗音,虹蜺俟重吐。

形式: 古风

答江安尉鲜于顷野翁

宝峰首相聚,锦屏袂一判。

音容阻良觌,岁月嗟易换。

我观潼江曲,君尉泸水岸。

到处逢酒徒,无人作诗伴。

南风洒襟袖,佳句适我愿。

汶蜀几万里,信息偶中断。

三轩风雅会,萧条各分散。

孤吟少俦侣,众喙易嘲囋。

念君同所嗜,路近声可唤。

唱酬实相眷,牵率岂辞惮。

亹亹郊籍心,无为簿书乱。

形式: 古风

送梓漕李竦端臣赴阙

道途去无穷,岁序嗟易改。

相知念远别,遇物增感慨。

悲欢劳寸心,喣沬异江海。

南归得嘉报,迅掉若旋凯。

机阱触不发,神明恍犹在。

名因困愈重,事虽晚可待。

去就勿自谋,冥冥付真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