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旱三首(其三)

问津六辅到长安,满目疲羸不忍观。

耕耨又孤今岁饱,盖藏尤比去年难。

绮罗有目须令见,铁石为心方自宽。

欲借玉阶空怅望,救民无术愧空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来到六辅地区前往长安,眼前的景象疲惫困顿令人不忍直视。
今年的农耕劳作虽多,但百姓依然难以吃饱,储存物资比去年更加艰难。
华丽的衣物让人看见,却无法解决他们的饥饿,即使我心如铁石也感到痛心。
我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空自惆怅,因为没有良策解救民众,只能空着肚子感到惭愧。

注释

问津:询问道路。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朝廷。
疲羸:疲惫困顿。
耕耨:耕田除草,泛指农事。
盖藏:储存的物资。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代指富贵生活。
铁石:形容人的心硬如铁石,表示坚定。
玉阶:宫殿的台阶,象征地位和权力。
救民无术:没有拯救人民的方法。
愧空餐:因无法帮助而感到惭愧,即使只是空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所作的《夏旱三首(其三)》。诗中,诗人以关切的视角描绘了前往长安途中所见的民生疾苦。"问津六辅到长安",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对京城局势的关注。"满目疲羸不忍观",揭示了沿途百姓因干旱而疲惫不堪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

"耕耨又孤今岁饱,盖藏尤比去年难",进一步强调了今年的农业收成不如往年,百姓生活更加艰难,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绮罗有目须令见,铁石为心方自宽",诗人希望统治者能亲眼目睹民间疾苦,即使铁石般的心肠也会因此感到痛惜。

最后两句"欲借玉阶空怅望,救民无术愧空餐",诗人站在高高的台阶上遥望,内心充满无奈和自责,因为无法施以援手,只能空怀悲悯,深感无力改变现状,对于自己身为官员却无法解民于水火之中感到惭愧。

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夏旱三首(其二)

宣升接境古高圩,多稼连云号上腴。

水毁木饥犹解有,刀耕火耨故应无。

瓠肥何计今糠覈,草窃空忧古苇苻。

昨夜浓云望东北,祇应雨脚在三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夏旱三首(其一)

去年旱势已殊常,今岁农家更可伤。

支港鲋臣空涸辙,大田龟兆未移秧。

祇今已是眼滴血,此后应无肉补疮。

虮虱小臣惟痛哭,第凭宗社叫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宵征

炬火一川明,前驱听鼓钲。

指途期县驿,问道趣王程。

不为柏人怯,聊寻葵戍盟。

征夫免泥淖,何忍喜天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张贡父二章(其二)

江国三千土,才名四十年。

君犹淹白首,吾欲问苍天。

鞮唱习池近,廛声陶宅偏。

功名独遗恨,寂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