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日早朝》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皇宫中在新春之际举行朝会的壮观景象。
首句“禁城春色引朝天”,开篇即以“禁城”点出地点,春天的气息与朝会的庄重氛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庄严又充满生机的场景。接着,“接迹夔龙近法筵”一句,通过“夔龙”这一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形象地描绘了朝臣们紧随帝王之后,步入法筵的情景,体现了朝会的隆重与秩序井然。
“云里金茎通御气,宫中玉树隐祈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皇宫内的华美与神圣。金茎代表皇家的尊贵,隐喻着帝王的威严;而“玉树”则象征着吉祥与长寿,暗含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皇宫内景物的精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盼。
“西山亭障遥临蓟,朔漠旌旗满护燕”描绘了边疆的防御与安全,显示了朝廷对边防的重视和对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安定的深切关注。
最后,“闻道至尊歌白雪,小臣还献郢人篇”表达了诗人对帝王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作为臣子的谦卑态度。通过引用“白雪”这一典故,暗示帝王的英明与高洁,同时也表明诗人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智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明朝宫廷朝会的盛大场面,以及诗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与敬仰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