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米芾所作,名为《题泗滨南山石壁曰第一山》。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千里之外的京洛归来,乘船经过汴河时,眼前呈现出一片翠绿的山色,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京洛风沙千里还”,开篇即以“京洛”点明地点,京指的是京城,洛则是洛阳,这两个地方在古代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常常与风沙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归隐生活。诗人从千里之外的繁华之地归来,内心或许有着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船头出汴翠屏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汴河的情景。汴河作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流经之处往往景色宜人。在这里,“翠屏间”形象地描绘了两岸青山绿水的景象,仿佛翠绿的屏障一般,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莫论衡霍冲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之情。衡霍分别指衡山和霍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诗人在此处却说“莫论衡霍冲星斗”,意在强调眼前的山景已经足够壮观,无需再将其他名山大川相提并论。同时,“且是东南第一山”一句,既是对眼前山景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其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米芾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