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诗

茫茫南与北,道直事难谐。

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广袤无垠的南方与北方,道路笔直但世事难以顺遂。
榆树荚如钱币般生长在枝头,杨花像玉屑般洒满街头。
灰尘沾染了游子的脸庞,蝴蝶逗弄着美人的发钗。
回想起那青山之上,云门掩映的竹屋静谧安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山林生活的怀念。"茫茫南与北,道直事难谐"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和人生的复杂感慨。"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则是春日景色的生动描写,其中“榆荚”指的是榆树上的果实,而“杨花”则是柳絮,这些都是中国古诗中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意象。它们不仅美化了自然,也反映出诗人对春天生机的感受。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一句,通过描绘尘土飞扬中的行人和蝴蝶环绕着女子的玉钗,表现了春日里人们生活状态的一角。这里的“游子”可能是指远行的人,或许也包括诗人自己,而“美人钗”则是对女性装饰的一种描写,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最后,“却忆青山上,云门掩竹斋”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青山"和“云门”都是自然界中的意象,而“竹斋”则是隐逸生活的一种象征。在这里,诗人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他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常有的逃避现实、向往山林的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其二)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

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

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

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

明发怀二子,空吟招隐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明宰试舟楫,张灯宴华池。

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月色望不尽,空天交相宜。

令人欲泛海,只待长风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浦歌十七首(其二)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