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周朗山

拍手引鸾凤,来从海上游。

大鹏遇希有,两鸟忽相酬。

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

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寄和周朗山》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拍手引鸾凤,来从海上游”这一开篇,展现出一种热烈欢迎与期待的氛围,仿佛诗人正以双手拍击,召唤着远方的仙鸟鸾凤,它们从遥远的海洋中翩然而至。这种景象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又蕴含着对友情与知己相遇的渴望。

接下来,“大鹏遇希有,两鸟忽相酬”两句,运用了大鹏与希有的比喻,象征着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彼此间产生了共鸣与交流。大鹏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形容豪迈不羁、志向远大的人物,而希有则可能代表稀世之宝或难得的机会,这里暗示了两位朋友之间的相遇不仅寻常,更具有非凡的意义。

“金作同心结,刀期绕指柔”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谊的深厚与细腻。金作同心结,象征着坚不可摧的友谊纽带;刀期绕指柔,则形象地表达了即使在最尖锐的冲突中,也能通过理解和宽容找到和谐的解决之道。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智慧的肯定。

最后,“各平湖海气,商榷共登楼”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合作的向往。平湖海气意味着各自克服了内心的波澜与外界的风浪,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和谐;商榷共登楼则暗示了在共同的目标与理想下,朋友们将携手前行,共同攀登知识与成就的高峰。这种愿景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与合作力量的深刻认识和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和对友谊深刻内涵的探讨,展现了黄遵宪对于友情价值的珍视以及对未来合作与发展的乐观态度。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春夜怀萧兰谷光泰

深巷曾无车马喧,闭关我自枕书眠。

平生放眼无馀子,与汝论交过十年。

既觉梦都随雨去,半开花欲放春颠。

隔墙红遍千株树,何日能来看木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闻诗五妇病甚

中年儿女更情长,宛转重吟妇病行。

终日菜羹鱼酱外,帖书乞米药钞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怀诗五

万族求饶益,营营各一途。

俗情日纷扰,吾道便愁孤。

波静鱼依藻,枝高凤在梧。

昨书言过我,翻又费招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为诗五悼亡作

画阁垂帘别样深,回廊乡屟更无音。

平生爱尔风云气,倘既消磨不自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