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齐州后五首(其四)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必须常常去习池游玩,西湖的美景难以放弃哪怕只有十顷的秋天。
从今往后,七桥的风和月都将融入我的梦境,梦中我将长久地乘着木兰舟游荡。

注释

须:必须。
向:向着。
习池:一个地方名,可能指学习或休闲的地方。
游:游玩。
难放:难以割舍。
西湖:著名的杭州西湖。
十顷:十顷地,形容湖面广阔。
秋:秋天。
从此:从现在开始。
七桥:西湖的七个著名桥梁之一。
风与月:自然景色,代指美好的时光。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指思绪。
木兰舟:古代女子所乘的船,这里可能象征诗意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离齐州后五首(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人以家庭传统和西湖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将家须向习池游",暗示了家族传统中重视教育和修养,习池可能是指一处学习或修身养性的地方。"难放西湖十顷秋",描绘出西湖的广阔与秋天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不舍之情,"十顷秋"形象地展现了湖面的辽阔和秋意的浓厚。

"从此七桥风与月",进一步强调了西湖的自然风光,特别是夜晚的风月,给人以宁静美好的遐想。"梦魂长到木兰舟",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木兰舟上,想象自己在梦中还能乘舟游历西湖,表达了对西湖的无尽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西湖的景色和家庭的传统,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离齐州后五首(其三)

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靥田田出水荷。

正是西亭销暑日,却将离恨寄烟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离齐州后五首(其二)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

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离齐州后五首(其一)

云帆十幅顺风行,卧听随船白浪声。

好在西湖波上月,酒醒还到纸窗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寄齐州同官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

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