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三)

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

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

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

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

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

道丧邈中古,何以销我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三)》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道德的深刻洞察。

首句“林居窥衡度,代谢良悠悠”,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观察自然界的更替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悠长与生命的流转。接着,“玄化岂不仁,物情各恩雠”两句,探讨了自然法则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提出自然界的变化并非无情,而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秩序与平衡。

“怨生岂必微,倚伏难瞬休”揭示了世间事物的复杂性,无论是微小的怨恨还是命运的起伏,都难以瞬间平息,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测。接下来,“尺坂能摧轮,积羽自沉舟”运用比喻手法,说明即使微小的力量也能造成巨大的破坏,积累起来的小事也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调了细节与积累的重要性。

“冲波激宣房,起自涓涓流”通过水的流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即使是细小的水流,也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冲击堤坝,引发巨大变化。这象征着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预知性和潜在的巨大能量。

“萤爝不见灭,柏梁遂成丘”将萤火虫和柏梁台进行对比,前者虽微弱却持续燃烧,后者曾是辉煌的建筑如今已成废墟,寓意着事物的兴衰无常,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可能留下深远的影响。

“蓼虫习忘返,桂蠹昧淹留”通过昆虫与树木的关系,表达了对习惯与环境影响的反思,指出个体可能因长期适应而忘记或忽视了改变的必要性。

最后,“所以达士怀,委运复何求”表达了对明智之人的理解,认为他们能够顺应自然规律,无需刻意追求什么,因为一切都有其自然的安排。“壶丘说持后,商容明守柔”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谦逊与柔顺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宇宙和道德的奥秘,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四)

楚王称令尹,樊姬笑非才。

穰侯擅关中,畏见客子来。

咄咄妇人者,忠怀良可哀。

相国食重禄,日久伏嫌猜。

王稽车中士,谈锋岂藉媒。

惜哉智苦迟,窥关终见摧。

千秋秦人居,函谷空崔嵬。

霸图与诡谋,倏忽成黄埃。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咏怀(其六)

白日匿大谷,惊风飘无时。

猛虎前噬人,玄熊嗥声悲。

怅彼远行子,严霜履崄巇。

朝征裹刍糒,日昃不知疲。

问客何方来,王事有程期。

结发事明主,捐躯诚不辞。

群龙翔天路,皇风肃以夷。

树泽周荒裔,蠕息咸熙熙。

奈何彼行客,岁晏恒苦饥。

上天垂末光,白骨衔恩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怀(其八)

楚楚繁华子,出入铜龙门。

绸缪萧贡交,肝胆金张援。

豪举倾里闾,彯缨服华轩。

广庭一流盼,咸称国士恩。

鼎鼎百年尽,身名复奚论。

东海鲁连子,拂衣笑平原。

寂寂张仲蔚,蓬蒿日满园。

当年既无营,世远道弥尊。

春华岂不艳,不如树兰荪。

秋风岂华屋,零落馨香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咏怀(其十)

逸士慕同调,自昔有求羊。

尚子志遁栖,禽庆与翱翔。

川谷莽径复,阡陌亦相望。

岁晏耕穫馀,田父为举觞。

念彼素心人,盈盈天一方。

倦翼思弭林,悲鸣恋匹行。

纬萧与货药,毋乃扬孤芳。

斯人今则违,侘傺申此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