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爱子劳子,釜麓同归耕。
此邦有遗爱,父老争欢迎。
昔为陶彭泽,今作王深宁。
农隙教乡里,正学传遗经。
有时带经锄,莠去嘉苗荣。
相期理荒秽,戮力望秋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劳子的深厚情感,他们一同回归田园耕作,充满了田园生活的理想和对和谐社区的向往。诗中提到当地百姓对他们回归的热烈欢迎,暗示着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支持。诗人将劳子比作古代的贤者陶渊明(陶彭泽)和王深宁,强调他们不仅亲自参与农业生产,还在农闲时教导乡民,传承儒家经典,体现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责任感。
“有时带经锄”一句,形象地展示了他们一边劳作一边研读经典的场景,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助于提升乡民的道德和知识水平。最后,诗人表达了共同治理田地、期待丰收的愿望,体现了他们积极投身农村建设,以实际行动改善民生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劳子的归耕生活和其对社区的贡献,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敬仰和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不详
岩扉静不开,岚翠环茅屋。
门前散鸡豚,墙外垂绿竹。
丹青托画师,窈窕状溪谷。
剧怜耦耕人,释耒吞声哭。
伤心画不成,但写西山绿。
西山有薇蕨,采采不盈匊。
萧萧黄叶下,故国剩离宫。
古木樵人径,斜阳牧笛风。
纵横秋潦浊,莽苍乱山童。
往事空回首,含悲问朔鸿。
九日春光齐掣电,小园狼藉风花乱。
不知今夕是何年,晓钟声动空凄恋。
山中无历无春秋,节序惊心暗中换。
莽莽都成夏木阴,啾啾已异春禽啭。
送春归去发春愁,痛惜馀春泪凝霰。
写忧我欲泛舟行,沿溪不见桃花片。
越海乘桴去,吾思管幼安。
学通殷甲子,节见汉衣冠。
遁世心无闷,蒐奇力未弹。
高名王彦考,薇蕨好同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