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湖

昔年曾向西湖住,日夕闲行湖上路。

东风二月梅花开,香得孤山无著处。

六尺瘦藤双翠屦,眼前物物皆诗具。

被人牵挽出山来,荷衣尽为缁尘污。

世态翻腾不如故,青镜无情又衰暮。

富贵浮云何有哉,一杯且乐闲中趣。

长江浩浩东流注,梦寐孤山飞不去。

若见梅花频寄音,黄金炼出相思句。

形式: 古风

翻译

昔日曾在西湖居住,早晚漫步湖边小道。
春风二月梅花盛开,香气弥漫让孤山都找不到立足之处。
手持六尺瘦藤编成的鞋子和双色草鞋,身边一切皆可入诗。
被人拉扯下山,那件荷叶制成的衣服沾满了尘土。
世间人事变换,还是旧时情谊珍贵,镜子无情地映照着衰老的容颜。
富贵如浮云,又有何求?只愿享受闲适中的乐趣。
长江浩荡东流不息,梦中总是在孤山徘徊。
若能见到梅花,定会频频寄去我的思念,提炼出金子般的相思诗句。

注释

昔年:过去的日子。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日夕:早晚。
闲行:悠闲漫步。
东风:春风。
香得:香气浓郁到。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名山。
无著处:找不到立足之地。
六尺:约1.8米。
翠屦:绿色的草鞋。
皆:都。
诗具:创作诗歌的素材。
牵挽:拉扯。
荷衣:用荷叶制成的衣服。
世态:世间人情。
翻腾:变化无常。
青镜:青铜镜子。
衰暮:衰老。
富贵:财富地位。
闲中趣:闲暇的乐趣。
梦寐:梦中。
孤山:再次提及,强调思念。
频寄音:频繁寄信。
黄金炼出:比喻提炼出精华。
相思句:表达相思之情的诗句。

鉴赏

这首宋诗《寄西湖》是房灏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旧居的深深怀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昔年曾向西湖住”回忆了往昔在西湖的生活,接着通过“东风二月梅花开”描绘了春天西湖的美景,尤其是梅花的香气四溢,让孤山都仿佛失去了立足之地,展现出西湖的诗意盎然。

诗人穿着简朴的“六尺瘦藤双翠屦”,眼中所见皆成诗料,然而被迫离开这宁静的世界,“被人牵挽出山来”,暗示了现实世界的纷扰与无奈,使得他的荷衣沾染了世俗的尘埃。诗人感慨世事变迁,唯有西湖的旧情依旧,而自己却已老去,感叹“青镜无情又衰暮”。

在富贵浮云面前,诗人选择淡泊名利,享受闲暇中的乐趣,“一杯且乐闲中趣”表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满足。最后,诗人以梦境寄托对西湖的思念,希望梅花能成为传递情感的媒介,他愿意用黄金般的诗句来表达对梅花和西湖的深深相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4)

房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色桃

两色桃花相映开,武陵移就小园栽。

玉环不奈蒲萄重,一半红潮玉脸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上亭驿

霏霏风送铎悲鸣,大驾南巡宿上亭。

惊起三郎魂欲断,梨园犹唱雨淋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山花

山花浥露靓晨妆,着向行边自在香。

遥想艳阳三二月,多应勾引蝶蜂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家

万木回环八九家,挑藤去去路攲斜。

无端杜宇催春急,叶落山头踯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