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

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

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燕市上的人都已离去,函谷关的马儿不再回来。
如果碰见山下的鬼魂,他们会把环状的衣物挂在身上。

注释

燕市:古代燕地的城市,这里指代战乱或动荡的地方。
皆去:全部离开。
函关:古代关隘,位于今陕西潼关附近,此处象征着边关或出入口。
马不归:马匹不再返回,暗示人们无法回归故乡。
山下鬼:可能指代战争中的亡魂或者幽灵,也可能象征困境或死亡。
环:圆形的装饰品,可能代表女性或生活用品。
罗衣:轻薄的丝织衣物,常用于形容女子服饰。

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悲凉的情境,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历史沧桑的感慨。"燕市人皆去"一句,表明一个曾经繁华的都城如今已变得冷清无人,人们纷纷离开,而那被遗忘的故土仿佛只能等待着时间的流逝。

"函关马不归"则更增添了几分悲凉,函关一向以险要著称,如今连马匹也不再回来,这里面的“不归”二字,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刻画,更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暗含着战乱、流离失所或是历史的变迁。

以下两句"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则带有神秘色彩,诗人设想在荒凉之地偶遇山中幽灵,而这幽灵竟然还能与世间联系起来,用罗衣相系。这既是对超自然力量的一种探索,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变迁以及超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充满哲思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2)

李遐周(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谶句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知此处丧金环。

形式: 押[删]韵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其一)

五天何处望,心念起皆知。

化塔留今日,泉鸣自昔时。

古苔生石静,秋草满山悲。

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其二)

高怀逢异境,佳句想吟频。

月冷松溪夜,烟浓草寺春。

浮云将世远,清听与名新。

不见开岩日,空为拜影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其三)

景物搜求歇,山云放纵飞。

树寒烟鹤去,池静水龙归。

暗榻尘飘满,阴檐月到稀。

何年灯焰尽,风动影堂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