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道中

千里动秋意,萦回上古原。

山樵斲晚日,野火著寒云。

钟磬出邻寺,牛羊下远村。

振衣归去好,尘事莫知闻。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秋天的气息在千里之外蔓延,环绕着古老的原野。
山间的樵夫砍柴直到夕阳西下,野外的火焰照亮了寒冷的云层。
寺庙的钟磬声从邻近的寺庙传来,牛羊从远处的村庄归来。
整理衣裳,回家最好,世间的琐事就让它们默默无闻吧。

注释

千里:形容范围广阔。
秋意:秋天的气氛。
萦回:环绕、盘旋。
上古原:古老的平原。
山樵:山中的樵夫。
斲:砍伐。
晚日:傍晚的太阳。
野火:野外的火。
著:照耀。
寒云:寒冷的云。
钟磬:寺庙中的打击乐器。
邻寺:附近的寺庙。
牛羊:农耕生活景象。
远村:远处的村庄。
振衣:抖落衣服上的尘土。
归去:回家。
尘事:世俗之事。
莫知闻:不被察觉或忘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旅途中的感受,展现出诗人行走在嵩阳古道上的所见所感。"千里动秋意"一句,以广阔的空间背景渲染出浓厚的秋意,给人以深远之感。"萦回上古原"则描绘道路蜿蜒曲折,穿越古老的平原,富有历史的沧桑感。

"山樵斲晚日"写山间樵夫在夕阳下砍柴,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野火著寒云"则通过野外篝火映照寒云,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钟磬出邻寺"暗示着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增添了旅途中的禅意。"牛羊下远村"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田园风光,牛羊归栏,生活气息浓厚。

最后两句"振衣归去好,尘事莫知闻"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嵩阳道中的秋景,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新作春野亭

太守职民治,诏书劭吾农。

载酒事缅邈,作室当廨中。

况凭轩牖高,中视田野功。

澹沲沐新泽,依微生柔风。

江潮涨新绿,山麓延朝红。

耕锄时节动,歌谣声意通。

惭非共理材,幸遘频年丰。

未厌畎亩乐,驾言谁相从。

形式: 古风

溪行

秋色已寥落,清溪才此行。

船移酒杯侧,鱼得鲙刀鸣。

日色浮兼动,风痕灭又生。

从知隐者趣,不独傲荣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群玉殿赐宴

治道承炎历,皇基亘万年。

深仁涵海岳,至德著坤乾。

文物归元首,臣邻必巨贤。

蓼萧思及下,奕叶力追先。

昕色方群进,胪音忽四传。

衣冠纷杂遝,台殿郁蟺蜎。

宝字崇三圣,瑶图秘九天。

荣河祥气彻,昭汉晓光旋。

磊砢珠玑在,峥嵘岁月迁。

家声终卓越,上意益恭虔。

书观开铺首,宸毫落彩笺。

烟云初不定,鸾凤互相鲜。

拜赐兼金重,珍藏尺璧全。

人人皆自得,事事独超先。

睿藻敦风教,冥搜出化权。

来从玉山府,远过柏梁篇。

回驭临高馆,推恩锡广筵。

迷魂游帝所,休应动星躔。

申命严樽俎,新章被管弦。

千龄叨际会,旷古绝寅缘。

大施难论报,精诚第祝延。

唯应歌盛美,乐石可磨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遣兴

苦竹生笋四五寸,樱桃开花千万枝。

空濛野色当楼处,寂寞春寒带雨时。

已放清歌逐瑶管,旋篘新酿行金卮。

衰翁酩酊自为乐,举鞭不问并州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