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驿丞之京

皇天不雨江欲枯,有客棹鞅游南都。

南都煌煌在天上,虎踞龙蟠屹相向。

城中美酒斗十千,临行请君沽百钱。

凤凰台头弄明月,拍手醉唱名都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南都的游历,充满了对当地美景与文化的赞美。首句“皇天不雨江欲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干旱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艰难。接着,“有客棹鞅游南都”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目的地,营造出一种即将展开冒险的氛围。

“南都煌煌在天上,虎踞龙蟠屹相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南都比作天上之城,周围被虎踞龙蟠的山川环绕,形象地描绘了南都的壮丽景象和地理优势。这种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南都的向往和赞叹。

“城中美酒斗十千,临行请君沽百钱”则转向对南都风土人情的描写,通过“美酒”这一元素,展现了当地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诗人邀请友人购买美酒,不仅体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南都人民的热情与慷慨。

最后,“凤凰台头弄明月,拍手醉唱名都篇”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凤凰台是南都的一个标志性地点,诗人在这里欣赏明月,饮酒作乐,与友人共同歌唱赞美南都的篇章。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欢乐,表达了诗人对南都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南都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渡奔牛闸

下河水低上河漫,春雷吼闸奔流悍。

鼓声鼕鼕催发船,百丈牵连若鱼贯。

船头水涌沉且浮,顺风张帆那可留。

行人来往日南北,惟有水声千古流。

形式: 古风

过吕城坝

河水汤汤向东注,垒土横河障波住。

往来舟楫恒苦停,首尾相衔才得渡。

车声辚辚绠痕急,船头向天如欲立。

龙门一跃直下来,滩声雷吼鲛人泣。

形式: 古风

题可庵老人写竹

国初写竹王舍人,笔端生动妙入神。

风流太常继其后,片纸一出人争取。

可庵老人得此传,声价在人尤赫然。

江南贤豪动百数,家家屏障生风烟。

前年寄我雪竹图,天地惨淡云模糊。

大枝横斜小枝亚,金鞭击折青珊瑚。

今年写竹吴江见,写出千人万人羡。

鸾凤盘空云日翻,蛟龙出海风雷变。

鹧鸪无声锦瑟稀,湘娥披云未遮面。

老人老人勿自珍,笔力转多方绝伦。

高山流水志有在,莫谓识面无其人。

形式: 古风

许子厚约游石湖余以事沮诗以谢之

杭州擅西湖,烟花瀰漫天下无。

石湖在吴苑,佳丽亦足雄吾苏。

青山巃嵷抱湖涘,吴台越城两荒址。

紫薇舍人天上归,乞得天书贲湖水。

湖水东西流,世人相续游。

古人不可见,今人来不休。

古人今人日更改,湖上青山镇长在。

梵宇琳宫几废兴,湖波依旧东流海。

许君约客为春游,绣被锦帆青翰舟。

攀岩践穴肆探讨,□洄击汰相夷猷。

山岚湖渌可手掬,大笑拂入杯中浮。

举杯仰天作鲸吸,沃溉胃肾资冥搜。

时时得句辄呕出,锦囊错落骊珠投。

暮归列炬照湖上,水波涌沸鱼龙泅。

蹇余汲汲尘中走,与约谁知此言负。

想像清欢寤寐间,侧身西望长搔首。

作诗聊寓不平鸣,有命重游尚须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