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厚约游石湖余以事沮诗以谢之

杭州擅西湖,烟花瀰漫天下无。

石湖在吴苑,佳丽亦足雄吾苏。

青山巃嵷抱湖涘,吴台越城两荒址。

紫薇舍人天上归,乞得天书贲湖水。

湖水东西流,世人相续游。

古人不可见,今人来不休。

古人今人日更改,湖上青山镇长在。

梵宇琳宫几废兴,湖波依旧东流海。

许君约客为春游,绣被锦帆青翰舟。

攀岩践穴肆探讨,□洄击汰相夷猷。

山岚湖渌可手掬,大笑拂入杯中浮。

举杯仰天作鲸吸,沃溉胃肾资冥搜。

时时得句辄呕出,锦囊错落骊珠投。

暮归列炬照湖上,水波涌沸鱼龙泅。

蹇余汲汲尘中走,与约谁知此言负。

想像清欢寤寐间,侧身西望长搔首。

作诗聊寓不平鸣,有命重游尚须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杭州西湖和苏州石湖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自然永恒美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杭州西湖之美,称其烟霞弥漫,冠绝天下。接着转而描述苏州的石湖,虽不及西湖闻名,但其风景同样壮丽,足以媲美苏州的繁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青山环绕湖畔,吴台与越城遗迹荒凉,却衬托出湖光山色的静谧与美丽。紫薇舍人归天,留下天书,赋予湖水以神圣之气,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诗人感叹于湖水的永恒流动,无论古今,人们都络绎不绝地前来游览。然而,尽管时间不断更迭,湖上的青山却始终如一,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梵宇琳宫的兴衰更替,湖水依然向东流向大海,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许子厚邀请朋友一同春游石湖,他们乘坐华丽的船只,攀登山峦,探索洞穴,享受着山岚湖水的清新。诗人形容他们如同鲸鱼般畅饮,汲取大自然的滋养,灵感涌现,诗句如珍珠般落入锦囊。夜晚归来时,湖面上灯火辉煌,仿佛鱼龙也在水中嬉戏。

最后,诗人自述因事务繁忙未能同行,深感遗憾。他想象着与友人在湖边共享清欢的情景,不禁侧身西望,搔首以表思念之情。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能实现愿望的无奈与感慨。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题沈启南西林唱和

故人访我来长洲,半道却入西林游。

西林萧萧倚绝壁,仰见白日西南流。

林僧昼眠开北牖,惊呼谓是吾师友。

遣人四出招良朋,露坐中庭接杯酒。

东方月出星满天,抗袖起舞心茫然。

白璧无由报知己,丹砂不复延流年。

延流年,真浪语。何如饮美酒,沉酣不知暑。

昙花菲香充佛庐,爝火流光骇仙鼠。

既歌且谣,其乐陶陶。不有君子,那能逍遥。

诗成写图徐隐几,顷刻云烟生满纸。

天机到处人莫知,明日喧传动城市。

形式: 古风

万竹亭赋赠吴汝琇

我家竹林在平地,土浅丛疏叶憔悴。

君家万竹连高岗,俪美潇湘与清渭。

崖光谷色相吐吞,石涧潺湲潆复奔。

鹧鸪啼秋白日暝,蛟龙捲雨翻沧溟。

红泥亭子开中央,朱阑碧甃周为防,孔屏翠帐齐腾光。

秋兰罗生瑶径旁,光风泛转菲菲香。

翠阴满地凝不散,绿水荡漾云茫茫。

美人挟瑟调清商,朱弦高张分雁行。

一弹再鼓发浩倡,清声入云哀怨长。

凤凰翱翔下寥廓,帝子不见山苍苍。

我为万竹歌,歌长唾壶缺。

平生不饮今醉之,醉后不禁双耳热。

夜深起舞月明中,猛虎一声山石裂。

形式: 古风

暮春访沈启南道中作

姑苏城中桃李花,风吹雨批成泥沙。

离群客子正无赖,对此不饮空咨嗟。

美人别来应瘦生,思之忽泛娄江行。

芳洲杜若何青青,青林隔岸啼春莺。

春莺嘤嘤求友声,人之听之无限情。

无限情,在今夕,疑义奇文赏还析。

大胜山阴兴尽回,道路空留往来迹。

形式: 古风

重阳庵

我游重阳庵,不见重阳子。

丹成飘然与世辞,骑龙遨游太清里。

三山等鳌簪,四海犹杯水。

万里一瞬间,千年片时耳。

后人作屋青山头,重阳不来人自游。

长风萧萧日杲杲,醉卧白石临清流。

青衣洞,深且幽,衔花野鹿鸣呦呦。

仰招浮云唤白鹤,吾将与尔仍丹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