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其一)

烂漫年华烂漫愁,春光春水两悠悠。

卷施有叶心先断,杜宇无声血已流。

叹逝陆机同阅世,思家王粲独登楼。

此乡信美非吾土,冷落胥江一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杂感(其一)》由清代诗人李针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离愁别绪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刻感悟。

首联“烂漫年华烂漫愁,春光春水两悠悠”,开篇即以“烂漫”二字形容年华与春光,既表达了青春的绚烂多彩,也暗示了随之而来的愁绪。春光与春水的“悠悠”则营造出一种悠长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颔联“卷施有叶心先断,杜宇无声血已流”,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内心的感受。卷施(一种植物)虽有绿叶,但心已先断,象征着情感的脆弱与内心的痛苦;杜宇(即杜鹃鸟)虽未发声,但血已流,暗喻着隐忍的悲痛与牺牲。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情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颈联“叹逝陆机同阅世,思家王粲独登楼”,引用了历史人物陆机和王粲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陆机在《文赋》中感叹时光流逝,王粲则在战乱中独自登楼思念家乡。这两句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尾联“此乡信美非吾土,冷落胥江一钓舟”,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虽然身处美丽的故乡,却并非真正的归属之地,只能在冷落的胥江边垂钓,寄托着对自由与归宿的渴望。这一联以景结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广阔的自然之中,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

整体而言,《杂感(其一)》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离愁别绪以及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

李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感(其二)

生别吞声已不禁,频为列别更摧心。

围棋寂寞虚山墅,清宴依稀忆竹林。

季子远携留墓剑,女媭空冷捣衣砧。

三年伏枕双垂泪,肠断清辕向晓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友归鉴湖即赴辰阳幕

易别还如商与参,醉歌燕市怅分襟。

旅游旧雨联今雨,归客越吟还楚吟。

潮落严滩残雪尽,春生湘浦紫兰深。

相思一夜江花发,千里月明同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华顶道院见三十六峰老农吴青霞题诗壁间寄赠

袖拂刚风倚天阙,忽见龙蛇气蓬勃。

君从三十六峰来,独上莲花揽明月。

自是君身有仙骨,放歌长向烟霞窟。

回头却笑韩退之,痛哭苍龙岭上时。

形式: 古风

牧牛词

童儿长成何所求,农家职守惟牧牛。

春风著物百草长,驱牛啮草来沙洲。

童知牛性不择草,遇丰茸处俱堪留。

乘闲好弄三孔笛,绿杨影里声悠悠。

天上日车休轣辘,少待吾牛饱其腹。

牛得饱兮安吾心,牛不饱兮愧吾牧。

不施鞭朴牛驯扰,顺牛之性无机巧。

牛蹄行,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

高下陂陀任所之,牛日服兮牛不知。

呜呼司牧尽如此,人间那受饥寒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