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月酌酒

对月不饮酒,何以陶吾生。

明辉散空白,照我千载情。

泠然辄忘寐,但觉风露清。

寒蛩杂群籁,天地皆秋声。

流光不可驻,长江终夜鸣。

酒尽月欲堕,浩歌倚层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对月酌酒》,是元代诗人钱惟善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月下独酌的情景,通过对月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首句“对月不饮酒,何以陶吾生”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面对明月却未饮酒,引出下文对月色的赞美与思考。接着,“明辉散空白,照我千载情”两句,诗人用“明辉”、“空白”、“千载情”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满天空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永恒情感的追求。

“泠然辄忘寐,但觉风露清”两句,诗人通过“泠然”、“忘寐”、“风露清”等词,展现了月夜的宁静与清凉,以及诗人沉浸在月色中的忘我状态。接下来,“寒蛩杂群籁,天地皆秋声”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月夜的静谧与自然界的声音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流光不可驻,长江终夜鸣”两句,诗人借月光的流逝和长江的长鸣,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最后,“酒尽月欲堕,浩歌倚层城”两句,诗人以酒尽月落为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同时通过“浩歌倚层城”的动作,展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6)

钱惟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 字:思复
  • 号:曲江居士
  • 籍贯:钱塘

相关古诗词

送酸斋学士之西川

蓟北文章客,风流迥不群。

潮声秋别梦,月色夜留君。

三峡吞秦树,千峰抹楚云。

形骸捐水石,来往更殷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灵壁手印篇

汉香飞入乌孙国,踰白龙堆行绝域。

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壁。

灵壁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

神飙吹影高撩秋,提云欲补中原月。

穹庐作室墙以旃,佩环魂托胡歌传。

当时双泪洒成血,血成碧色苔花坚。

青冢相望去不归,归时定化黄鹄飞。

千年恨隔毡城梦,汉使者过空沾衣。

形式: 古风

王氏节妇诗

昔年襄阳贾尚书,儿媲韩氏身葬鱼。

当以血溅云锦襦,至今波荡青琼琚。

啮指堂堂丈夫气,乃见苍茫甲兵际。

倚舷不忍渡中流,翻然直向龙宫逝。

嗟嗟赤城王氏妻,青枫岭滑愁云低。

?江水黑幽魂啼,峭壁万仞无由梯。

望夫不来归路迷,石痕雨碧风凄凄。

君臣失国时所偶,儿女丧家我何有。

丹精贯日昭不朽,朝廷立庙?江口。

荆扬孰谓风俗媮,呜呼贞节无与俦。

二女允也忠义流,他年太史须编收。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五夜风雨后见月有怀

天柱峰高月华碧,自古人间风雨隔。

飘然欲探蟾窟游,万里阴霾妒良夕。

玄云忽开黄道明,顾兔涵秋抱冰魄。

嫦娥偷药长少年,桂子芗霏羽衣湿。

飞仙挟我凌太清,万丈寒光湛虚白。

美人不来空夜凉,《白纻》歌阑露花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