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的《送俞伯谟宣德赴辟成都》。诗中以“我生落拓如虚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如同漂泊不定的船只,表达了人生的飘零与无常。接着,“君今禄仕亦我同”,诗人将友人俞伯谟的仕途生涯与自己的经历相比较,流露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故乡回首海东头,兄弟十年官塞上。”这两句通过空间的距离和时间的跨度,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各自在远方为官,难以团聚的现实。
“才高质美众所奇,杞梓豫章非冗长。”诗人赞美俞伯谟才华出众,品质美好,被众人所称奇,比喻他如同珍贵的木材,不仅质地优良,而且用途广泛,不浪费其才能。
“辟书交飞上庙堂,肯使须臾事闲旷。”这两句描述了俞伯谟受到朝廷的征召,即将前往成都任职,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的忙碌与紧张。
“秦山峥嵘堑戎虏,自古征人愁怅望。”诗人借秦山的险峻和历史上的战争场景,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剑门栈阁天下危,去马来车魂欲丧。”进一步描绘了前往成都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友人可能面临的挑战,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切关怀。
最后,“羡君年少勇攀跻,足蹑青冥身益壮。”诗人羡慕俞伯谟年轻有为,勇敢地追求事业的高峰,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更加茁壮成长。
“旧游陈迹想依然,感物怀亲情独怆。”诗人回忆与俞伯谟往日的友情,面对分别,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俞伯谟即将远行的描绘,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友情、官场和国家安危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