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其二)

家住前村芦苇中,一生无事是渔翁。

眼看波浪如平地,身向江湖若断蓬。

小艇醉眠寒夜雨,短帆閒挂夕阳风。

营营市井应相笑,不道锥刀尽是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芦苇丛中的渔翁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翁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联“家住前村芦苇中,一生无事是渔翁”,开篇即点明了渔翁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状态。他居住在远离尘嚣的芦苇丛中,过着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仿佛一生都在追求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渔人生活。

颔联“眼看波浪如平地,身向江湖若断蓬”,进一步刻画了渔翁面对自然的态度。他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外界的波涛汹涌,如同江湖上的断蓬一般随波逐流,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体现了渔翁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颈联“小艇醉眠寒夜雨,短帆閒挂夕阳风”,通过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渔翁日常生活的片段。在寒冷的夜晚,他独自驾着小艇,享受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而在夕阳西下之时,他将短帆挂在船头,任由微风轻拂,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这些画面充满了诗意,既表现了渔翁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

尾联“营营市井应相笑,不道锥刀尽是空”,则从对比的角度,表达了渔翁对世俗生活的态度。他或许被市井之人所嘲笑,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或认同渔翁那种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然而,在渔翁看来,那些追逐名利、忙碌于市井的人们,最终可能只是徒劳无功,他们的努力或许只是“锥刀尽是空”。这句诗不仅揭示了渔翁对现实社会的洞察,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坚持与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渔翁的形象,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渔人生活画卷,也是诗人对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与表达。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织女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

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雪(其一)

淮上飞花正皓然,日车月御欲停鞭。

千形凛凛如无地,一片苍苍忽露天。

洞口似迷山路处,斗閒疑泛海槎年。

长瓢酒挹云泉酿,大轴诗题锦水笺。

僧舍手抔留煮茗,渔庵瓶贮借烹鲜。

喜馀稻糁投饥喙,惭乏绨袍赠冻肩。

白里好张红步障,猛中宜摆绛戎旃。

扫开寥廓凭风帚,抉去纷纭忆剑仙。

猎火正燃云有焰,旅庖何在突无烟。

未应门外同袁子,曾买污莱数亩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雪(其二)

君看飞雪竞翩翩,云将争驱正著鞭。

人望已酬残腊后,物华兼值早梅天。

招沽北掾输平日,走马西州忆少年。

漏屋旋消濡弊褐,破窗穿过湿馀笺。

蹄涔易见真洼满,粪土难辞伪色鲜。

席户冷灰人削迹,朱门热炙客摩肩。

纷纷万事还如此,寂寂幽怀尽舍旃。

流水明中争趁月,断鸿深处独藏仙。

谁家渔棹空闻笛,何处樵村只见烟。

最好耕农相贺了,牛衣醉卧夕阳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雪(其三)

侯款诸祠方彻奠,车回五骏既投鞭。

云如大练生淮浦,雪似繁星落楚天。

有客弄花知乐岁,何人感物惜流年。

南城病仆惟沽酒,西郭诗章但买笺。

隐伏急因明处见,垢污多自夜来鲜。

佣将粺谷才糊口,拾去濡薪未息肩。

白面韝鹰红锦臂,乌山围兽赤缯旃。

却燃灯坐疑为梦,欲上楼看恐有仙。

玉镜台前侵皓月,碧纱窗外弄青烟。

树头还有鸿栖否,船是寒沙水畔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