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静坐吟(其二)》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描绘了诗人独坐水边,洗涤尘世杂念,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
首句“我爱水边坐”,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水边静坐的喜爱之情。接着,“一洗尘俗情”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通过静坐于水边,得以洗净世俗杂念的心境,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纯净心灵状态。
“见斯逝者意,得我幽人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融合。诗人观察到流水的流逝,仿佛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象征,这让他更加坚定地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韧,如同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
“漠漠苍菭合,寂寂野云荣”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苍菭(苔藓)在水边蔓延,野云在天空中飘荡,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表达。
“潜鱼时一出,浴鸥亦不惊”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即使是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鱼儿偶尔跃出水面,鸥鸟在水面上嬉戏,它们的存在并未打破这份宁静,反而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我如水中后,悠然两含清”将诗人自己比作水中的倒影,悠然自得,内心充满了清静与平和。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心境的满足,也暗示了他希望保持这种纯净与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