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四乐(其二)

我爱陶元亮,采菊东篱时。

悠然南山意,怡悦心自知。

北窗睡初起,读书忽解颐。

正尔得尊酒,日夕欢相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攀龙先生在幽居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四种乐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我爱陶元亮,采菊东篱时。” 开篇即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敬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高攀龙在此处借用了这一意象,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陶渊明的精神世界相连结。

“悠然南山意,怡悦心自知。”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喜悦,这种愉悦并非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满足。

“北窗睡初起,读书忽解颐。” 描述的是诗人清晨醒来,坐在北窗之下,开始阅读书籍,心灵得到滋养,笑容不自觉地浮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也暗示了在静谧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真正的释放与成长。

“正尔得尊酒,日夕欢相持。”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饮酒的情景,虽是日常之乐,却充满了深厚的人情味。在夕阳西下的时刻,与好友共享美酒,谈笑风生,这份欢聚之乐,正是生活中的小确幸,让人感到温暖与幸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知识、友情以及内心平静的追求与体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54)

高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云从,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 字:存之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2年 - 1626年

相关古诗词

幽居四乐(其三)

我爱陈希夷,神游帝之先。

空山后壁下,谷口飞泉边。

结庐傍丛竹,开户当清涟。

麋鹿游堂上,落华满庭前。

幽人在何许,松下方高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幽居四乐(其四)

我爱邵尧夫,缅怀发清吟。

当其在百原,危坐必正襟。

会此丸中理,宁受外物侵。

心空百营息,气静天根深。

爰以风月谈,聊见羲皇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谪居

自昔悲羁旅,局促讵非迷。

丈夫志四方,高楼岂荆扉。

昭旷苟在怀,凭运与委蛇。

岭海何必恶,四时有丹荑。

我来一甲子,即事多所怡。

华馆绝尘鞅,水木澹幽姿。

好鸟时一鸣,静蕴流天机。

纵心八极外,蛰心在几微。

历览千古书,此理不吾欺。

被服诚无斁,真赏欣自如。

持此以永念,可用忘栖迟。

自非高堂恋,鹿门乃在兹。

形式: 古风

考亭恭谒朱夫子

束发自龟勉,所志非浮荣。

辨涂慎所之,择术居其贞。

魏魏云谷翁,绍孔明六经。

群书万卷破,奇功一原并。

自从子舆来,倬绝莫与京。

如何取径子,繁弦乱中声。

计身亦诚便,畔道非所宁。

我来拜阙里,斋心矢其诚。

归轸探神奥,发轨谨门庭。

董道而不豫,聊以拙自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