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
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
灵运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
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
这首诗名为《墨池怀古》,出自北宋诗人杨蟠之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书画大师、晋代的右军(即王羲之)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比当时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艺术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生活的感慨。
首句“书画尝闻晋右军,当时深遁乐天真”表明诗人早已听说过晋代右军(王羲之)的书法与绘画艺术,右军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深居简出,对世俗生活持乐观态度。这里的“乐天真”暗示了对自然、纯真的追求和享受。
接着,“空山寂寞人何在,一水泓澄墨尚新”则描绘了一种清幽的山中景象,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孤寂与静谧。这里的“一水泓澄”形容水质清澈,似乎是右军书画艺术的延伸,即便时间久远,但那份艺术之美依旧如新。
第三句“灵运也思轻印绶,季鹰还解忆鲈莼”中,“灵运”指的是王羲之的别称,而“轻印绶”则是对他书法艺术的一种形容。季鹰(即谢灵运)和右军都是晋代的人物,他们之间有共同的情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之间友情的向往。
最后,“高风夐古应相照,共是知几此避身”则表明诗人希望能够像那些历史上的大家一样,在艺术上达到与古人的对照和交流。这里的“高风”指的是高尚的品格和艺术风格,而“夐古”则表示超越古人。全句意在表达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自己艺术追求的渴望。
总体来说,杨蟠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书画艺术不懈追求的决心。
不详
独上高楼望海门,青山几点送归船。
寒光淡淡浮红日,晓色冥冥散白烟。
浦外落霞争倦烧,池中流水自鸣弦。
扶栏下见蓬莱影,一半仙魂在月边。
思亲庐墓隐西山,竹屋萧然月坞间。
有道自高尘世外,无心得共野云闲。
姓名达远邦符奏,束帛荣沾帝泽颁。
不见孝廉人已久,东嘉今喜识曾颜。
家占西湖岛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
兴来烂漫心空老,诗罢苍茫眼正昏。
晋国衣冠何处觅,梁朝殿阁俨犹存。
思君不及山阴夜,遥望青松听雪猿。
为官一十政,宦游五十秋。
平生忆何处,最忆是温州。
思远城南曲,西岑古渡头。
绿觞春送酒,红烛夜行舟。
不敢言遗爱,惟应念旧游。
凭君将此句,寄写谢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