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树芳菲也当春,漫随车马拥行尘。
桃花解笑莺能语,自醉自眠那藉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独自饮酒的景象,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棵繁花盛开的树木,与季节共鸣。"漫随车马拥行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漠视与超脱。在这里,桃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诗人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喜悦,它们仿佛能与莺鸟一同笑语相向。最后两句"自醉自眠那藉人"则透露出诗人在这静谧时光中的放纵与享受,仿佛忘记了世间的烦恼,只与自己和大自然为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自我沉醉于自然之美的心境。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须是少年看。
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荀令香销潘簟空,悼亡诗满旧屏风。
扶床小女君先识,应为些些似外翁。
棠阴犹在建溪矶,此去那论是与非。
若见白头须尽敬,恐曾江岸识胡威。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
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