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棠阴犹在建溪矶,此去那论是与非。
若见白头须尽敬,恐曾江岸识胡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送公度之福建》。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厚友谊。
"棠阴犹在建溪矶,此去那论是与非。"
这里描绘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景。棠阴指的是树荫,犹在则是在说那些熟悉的景物还在那里,而“此去”意味着朋友即将离开,“那论是与非”则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和无奈的态度。
"若见白头须尽敬,恐曾江岸识胡威。"
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若见白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须尽敬”表达了对朋友的尊重与思念。而“恐曾江岸识胡威”则透露出一丝忧虑,担心过去美好的时光可能因为某些外在因素而受到影响或破坏。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友谊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
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
桐花暗澹柳惺愡,池带轻波柳带风。
今日与君临水别,可怜春尽宋亭中。
江上五年同送客,与君长羡北归人。
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
世上于今重检身,吾徒耽酒作狂人。
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