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
姮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娥手持宝扇,进入皇宫的景象。"本教花下动香风"一句,通过对比手中的扇子与花下的香风,既形象地表达了春日里清新怡人的气息,也暗示了宫中生活的奢华与安逸。"姮娥须逐彩云降"则是诗人对那位美丽宫女下凡的描绘,她仿佛是一朵飘落人间的云中仙子,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神秘色彩。
最后一句"不可通宵在月中",意味着夜不能久留于明亮如白昼的月光之下。这里的“月中”既可以理解为月光皎洁的环境,也可能是指宫中的某个地方或情境。这句话传达了一种急迫和禁忌,仿佛在提醒或警告着什么,这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宫廷生活片段,同时也留下了深邃的意境,等待读者的发挥与解读。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一诗。后官凤翔少尹。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桃红李白觉春归,强步闲庭力尚微。
从困不扶灵寿杖,恐惊花里早莺飞。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