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路傍草》由明代诗人樊阜所作,以路旁之草为喻,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世事的艰辛与不易。
开篇“路傍草,能得青青几时好”,以路旁常绿的草为起始,点出其生命力的顽强与短暂之美。接着“春风披拂随时生,一夜秋霜尽枯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草的生命历程:春天里春风拂面,草木复苏,生机勃勃;而一夜秋霜降临,便让这一切美好瞬间消逝,转为枯萎凋零。这不仅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更迭轮回,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贫家养女方及笄,结束嫁作征人妻”两句,将视角转向人间,通过描述一个贫苦家庭的女儿在及笄之年被迫嫁作他乡征人的妻子,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女儿的成长与婚姻的安排,如同草木的生长与枯萎,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命运转折。
最后,“辛苦等閒容易老,生世如同路傍草”总结全诗主旨,将个人命运与自然现象相联系,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无论是自然界中的草木,还是人间的生灵,都逃不过岁月的流逝和命运的安排。这不仅是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路旁草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