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本之侯先生

忆昔抱长剑,去作东南游。

缑山高刺天,翠绕藏书楼。

修竹净三径,往来惟羊裘。

苍龙未变化,紫凤曾栖不。

上揽明月辉,下盼沧江流。

酒酣发长啸,万籁生清秋。

别来难再晤,奈此人事稠。

每怀招隐处,桂老山更幽。

隐士不可招,援桂聊淹留。

赋诗且自乐,斗禄乌足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回忆往昔,独自携剑东游,访古寻幽的历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忆昔抱长剑,去作东南游”,开篇即以“长剑”象征着诗人的志向与决心,前往东南方向探索未知,充满豪情壮志。接着,“缑山高刺天,翠绕藏书楼”,描绘了诗人所到之处的壮丽景色,山峰直插云霄,绿树环绕着藏书的楼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修竹净三径,往来惟羊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竹林中的清雅生活,与世无争,只与穿着羊裘的隐士为伴,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接下来,“苍龙未变化,紫凤曾栖不”,通过神话般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

“上揽明月辉,下盼沧江流”,诗人站在高处,仰望明月,俯瞰江水,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接着,“酒酣发长啸,万籁生清秋”,在酒醉之时,诗人发出长啸,引起万物共鸣,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

最后,“别来难再晤,奈此人事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无奈。尽管如此,“每怀招隐处,桂老山更幽”,诗人仍然怀念着那片隐居之地,即使岁月流逝,山林依旧静谧。诗人意识到,“隐士不可招,援桂聊淹留”,真正的隐士难以招引,只能借着桂树寄托自己的情感,暂时停留。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人际关系的反思。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除夕

麒麟在灵圃,瑞世为祯祥。

五蹄而一角,形类非犬羊。

西狩不得时,折足遭锄商。

宣尼空悲叹,涕泪沾襟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叹世

乾坤一开辟,日月常往来。

朱颜不再好,白发专相催。

旷视藐万古,荣名安在哉。

遁世有馀乐,何必求蓬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答东白叶徵士

至宝惟人材,所宝非全璧。

缅怀古圣贤,頫仰流汗赤。

龙媒日千里,远道如所适。

一鸣万马瘖,见之皆辟易。

伯乐虽相知,不辨骊黄色。

斯人去我久,千载犹旦夕。

伟哉东白翁,平生数亲炙。

南望吹箫台,矫首空叹息。

何时一相见,斗酒浇胸臆。

醉酒且勿言,中心期饱德。

形式: 古风

写怀(其一)

人生有定分,胡为乱天常。

尺土乃培塿,散樗非栋梁。

观鱼慕庄子,御马思王良。

丈夫贵知己,郁郁徒自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