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乐.为海棠作

薄日烘晴,轻烟笼晓,春风绣出林塘。

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

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

翠深深,谁教入骨,夜来过雨淋浪。

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

如何更道,可惜处、只是无香。

形式: 词牌: 于飞乐 押[阳]韵

翻译

阳光微弱但明媚,晨雾轻柔笼罩,春风如同绣娘般描绘出树林池塘的美景。
溪边桃花和山坞杏花盛开,太过平常常见。
春神东君离去后,这里会变成怎样的景象呢?
深深的绿色中,雨水打湿了万物,仿佛深入骨髓。
这景色已经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怎么还能再说,最可惜的是它们没有香气。

注释

薄日:微弱的阳光。
烘晴:使晴天更加温暖明亮。
轻烟:清晨的薄雾。
笼晓:笼罩着早晨。
春风:春天的风。
绣出:描绘出。
林塘:树林和池塘。
笑溪桃:溪边盛开的桃花。
并坞杏:山坞中的杏花。
忒煞:太。
寻常:普通。
东君:古代对春神的称呼。
没他后:春神离去之后。
成甚风光:会变成什么样的风景。
翠深深:深深的绿色。
入骨:深入骨髓。
过雨淋浪:被雨水淋湿。
颜色:色彩。
恼乱人肠:使人情绪纷乱。
如何更道:怎能再说。
可惜处:可惜的是。
无香:没有香气。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轻烟薄雾之下的山林景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情感寄寓。诗中“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一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而“翠深深,谁教入骨,夜来过雨淋浪”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这种感受如何渗透到他的内心世界。最后,“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如何更道, 可惜处、只是无香”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眼前美景不能久留的哀愁和无奈,以及对于那些虽然美丽却缺乏芬芳的东西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深,通过对春日山林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情怀。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别情

玉林照坐。簌簌花微堕。春院静,烟扉锁。

黛轻妆未试,红淡唇微破。

清瘦也,算应都是风流过。

把盏对横枝,尚忆年时个。人不见,愁无那。

绕林霜掠袂,嚼蕊香黏唾。

清梦断,更随月色禁持我。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小重山.绵守白宋瑞席间作

轻暑单衣四月天。重来闲屈指,惜流年。

人间何处有神仙。安排我,花底与尊前。

争道使君贤。笔端驱万马,驻平川。

长安只在日西边。空回首,乔木淡疏烟。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水调歌头.江上作

江涨解网雨,衣润熟梅天。

高人何事,乘兴来寄五湖船。

才听咚咚叠奏,呕轧撸声齐发,几别故州山。

转盼青楼杪,已在碧云端。渡头月,临晚霁,泊清湾。

水空天静,高下相应总团圞。

遥想吾家更好,尽唤儿曹泛扫,欣赏共婵娟。

应念思归客,对此不成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玉漏迟.送官东南

东南应眷倚。当年丽绝,今其馀几。

云锦飘香,好在藕花十里。

六月长安徂暑,只一雨、滂沱都洗。君好为。

携将苏醒,三吴生齿。

总道秦蜀讴吟,但消得雍容,笑谈而致。

稍待秋风,也拟买舟东逝。

收拾尘编蠹简,更饱看、江山奇伟。歌盛美。

还送往趋天陛。

形式: 词牌: 玉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