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庵上人指度东岭望海有感

林寂秋烟迥,潮回落日悬。

乍寒山气敛,未雨水云连。

击楫思浮海,行吟欲问天。

不堪逢世难,惆怅对前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林间寂静,秋烟飘渺,与远处的落日相映成趣的景象。潮水退去,留下一片宁静,而夕阳依然高悬,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诗人通过“乍寒”和“未雨”两句,巧妙地描绘了山气收敛和云层连绵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暗含了内心的微妙变化。

接下来,“击楫思浮海,行吟欲问天”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壮志和迷茫。击楫思浮海,源自祖逖北伐的故事,象征着诗人渴望有所作为,但又感到前路茫茫;行吟欲问天,则是借用了屈原行吟泽畔、问天以抒发不平之意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不堪逢世难,惆怅对前川”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面对世事艰难时的无奈与感慨。诗人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只能对着眼前的河流,满心惆怅,流露出深深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9)

王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琅,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字:澹子
  • 号:开五居士
  • 籍贯:番禺

相关古诗词

喜天和尚自诃林解夏掩关雷峰

迢迢海阔烽烟远,虞苑深秋一棹还。

手拂寒云归野径,窗开明月认前山。

孤峰扫榻藏高影,万木横桥断俗閒。

池上风幡翻论后,满庭黄叶掩荆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冬夜月色明皎与诸子宿雷峰祝天和尚

半壁飞花照佛灯,石幢不动自崚嶒。

松檐百尺浑巢鹤,竹榻一庭惊定僧。

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将心目夜重登。

明朝荐取无言偈,香雪蒙头答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海云院会送侯月鹭奉母太君榇归葬雒阳

士龙入雒君还雒,元直从亲君丧亲。

挥泪渡河寻旧土,去家探岳寄閒身。

风悲木杪天无色,夜到山中梦有人。

若到夷门封植后,定将东海谢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庆林寺

路入云林紫翠饶,缓乘款段不知遥。

白莲正喜逢今日,青镜何须感昨朝。

法界清分龙穴雨,钟声远杂虎门潮。

菊松无恙宜行乐,共话三生过石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