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忆故居

自喜白髯翁,深居看岁穷。

雪迷石岭上,月在草堂中。

樵客晓来市,田家夜半舂。

岂期胡骑到,无地得相容。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我独自欢喜成为一个白发老翁,深居简出度过这年终时光。
大雪覆盖了石岭,月光洒在寂静的草堂中。
清晨的樵夫去集市交易,夜晚的农夫在田间舂米声不断。
没想到胡人骑兵到来,竟无处容身躲避战乱。

注释

自喜:自我欣慰。
白髯翁:白发老翁。
深居:深宅独处。
岁穷:年终时节。
雪迷:大雪覆盖。
石岭:山岭。
月在:月光洒落。
草堂:简陋的草屋。
樵客:砍柴的人。
晓来:清晨。
市:集市。
田家:农家。
夜半:半夜。
舂:舂米。
岂期:没想到。
胡骑:胡人骑兵。
无地:无处。
相容:容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途次忆故居》。诗人以自我调侃的口吻,描绘了一位白发老翁在偏远的居所度过岁月的情景。他自得其乐,享受着宁静的乡村生活,雪覆盖了石岭,月光洒在草堂之中,展现出一幅清冷而静谧的画面。

早晨,樵夫带着货物去集市交易,夜晚,农夫在田间捣米声断断续续,这些日常生活细节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动气息。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自己无处容身的无奈,暗示了胡骑(可能指金兵)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安宁,使得诗人无法继续在此安居。

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对比宁静与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故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故土情怀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通叟年兄视以柳侯庙诗三首辄亦有作所谓增来章之美也(其一)

平昔柳侯庙,拾君诗兴馀。

帝阍谁掌制,天步此贞符。

敢恨初沈佩,惟惭再索车。

罗池聊自戏,况复已榛芜。

形式: 五言律诗

钱德载以临江朱玠笔见赠以诗谢之德载与李先之亦相善

清江长官空书来,朱玠妙笔空悠哉。

恐是怕上万言书,恶嫌并命憎不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顾弥邵以其尊内翰所有欧阳公集遗侄季澈赋诗篇末见及辄次韵作

昭陵人物一朝盛,晚有醉翁为拟伦。

譬如群凤粲羽翰,来下千里仪九成。

凤归乐绝天寥寥,人间坠简空垂精。

可但光华开日月,要识忠愤耸幽神。

虎头本是当时客,教子传孙无粟亭。

昼吟夜诵翁文耳,池蛙何容聒正声。

得之不待金错赠,好守门律如时令。

君家此叔定不痴,莫厌家鸡外勤请。

形式: 古风

高二承宣以长句饷新茶辄次韵为谢(其一)

春风伴我到僧家,叹息无名供佛花。

刘子枕糟非枕酒,陆生论水不论茶。

少多何必求玄鹄,一二唯当较白沙。

更恨老年难得睡,因君茗粥恨无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