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一)顺和

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

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翻译

伟大啊,含蓄柔和的品德,万物都因它而生长。
它常常顺应并承载厚重,谦逊流动,适应变化,充满盈满的状态。
神圣的心智能够洞察一切,扩大并展现其真诚。
伟大的黄祇仿佛仍然存在,期待着全面繁荣昌盛。

注释

至哉:极赞。
含柔德:含蓄而柔顺的美德。
万物资:万物的根源。
生:生长。
常顺:经常顺应。
厚载:承载厚重。
流谦:谦逊流动。
变盈:适应并充满。
圣心:神圣的心智。
察:洞察。
增广:扩大。
厥诚:真诚。
黄祇:古代对天神的称呼,象征尊贵。
僾:仿佛。
泰折:全面繁荣。
俟:期待。
咸亨:全面昌盛。

鉴赏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德行与统治能力的诗,语言典雅庄重。开篇两句“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描绘了君主以温和的德行滋润万物,使之得以繁衍生长,展现了诗人对皇帝恩泽广被的赞美。

接着,“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进一步强调了皇帝治国理念的正确与慷慨,所谓“常顺”,即是指政策法令符合天道人心,不断地给予民众实惠。"流谦通变盈"则显示出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时的智慧和灵活,能够根据形势变化作出适宜之举,使得国泰民安。

“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两句表达了对君主洞察秋毫、胸怀坦荡的赞誉。"圣心"指的是皇帝的智慧和识见,而"事能察"则说明皇帝能够深入了解国家大事;“增广陈厥诚”则是说皇帝以真誠之心待臣民,展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信任关系。

最后两句“黄祇僾如在,泰折俟咸亨”中,“黄祇僾如在”可理解为对过去盛世的追念或比喻,"泰折俟咸亨"则表达了希望国家能继续享受太平盛世,如同古时的黄金时代一般安定和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德行与统治能力的高度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同时,诗中的语言和意境也体现出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常见的"王道"思想,即通过君主的仁慈与智慧来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社会状态。

收录诗词(22)

贺知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字:季真
  • 号:四明狂客
  • 籍贯: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
  • 生卒年:659—744

相关古诗词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

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

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

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

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

千年万岁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

形式: 古风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二)太和

肃我成命,于昭黄只。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备,八变聿施。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七)太和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

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郊庙歌辞.禅社首乐章(其五)寿和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于穆不已,裒对斯臻。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