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二首(其一)

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

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

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

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

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

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番宏伟壮观的山势,开篇便以"太行西来万马屯"、"势与岱岳争雄尊"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山脉画面,其中“太行”指的是太行山脉,这里通过对比著名的岱岳(即泰山),彰显了这座山脉的雄伟与力量。诗人接着描写"飞狐上党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黄昏",这里的“飞狐”应指的是太行山脉中的一个高峰,而“上党”则是当时的一个地方名称,这两句生动地展示了太行山脉在夕阳下的壮丽景象。

随后,诗人写到"削成山东二百郡,气压代北三家村",这里“削成”一词形容山脉如刀刃般切割而成,而“二百郡”则是指太行山以南的广大地域被其气势所笼罩。"气压代北三家村"则表明这股气势甚至压迫到了更远的地方,给人一种无边界的强烈感觉。

接着,“千峰右卷矗牙帐,崩崖凿断开土门”两句描绘了山脉错综复杂、险峻奇特的情景,其中“千峰”形容山势众多且高耸,而“崩崖”、“凿断”则显示出山脉的严酷与原始。

"朅来城下作飞石,一炮惊落天骄魂"这两句,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力量和震撼感。"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卧枯榆根"则转换了语境,从战事到和平的反思,表明经过长时间的和平后,那些战争的遗迹已变得冷清且荒凉。

接下来的"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与艺术创作的思考,其中“雪浪”形容山脉如同波涛一般,而“画师争摹”则表明这些景象吸引了无数画家的描绘。同时,“天工不见雷斧痕”一句,通过对比天然与人为的创作手法,强调了自然之美是无法被完全复制的。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和情感世界的一种表达。“离堆”指的是山脉的分支,这里通过对“江水”的环绕来强调了这片区域的地理特征。"坐无蜀士谁与论"则表现出诗人在此地感到孤独,渴望有知音可以交流思想。

最后,“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两句,是对一位老者生活情景的描绘,其中“老翁儿戏作飞雨”可能是指老人在玩耍或进行某种艺术创作,"把酒坐看珠跳盆"则展现了诗人自己欣赏这种自然美景时的情趣。

全诗通过对山脉、战争、和平、艺术与个人情感的多维度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在面对壮丽山河时所激发出的复杂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滕大夫三首.雪浪石二首(其二)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滕大夫三首(其三)沉香石

壁立孤峰倚砚长,共疑沉水得顽苍。

欲随楚客纫兰佩,谁信吴儿是木肠。

山下曾逢化松石,玉中还有辟邪香。

早知百和俱灰烬,未信人言弱胜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石芝,并引

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

见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

旌阳、远游同一许,长史、玉斧皆门户。

我家韦布三百年,祇有阴功不知数。

跪陈八簋加六瑚,化人视之真块苏。

肉芝烹熟石芝老,笑唾熊掌嚬雕胡。

老蚕作茧何时脱,梦想至人空激烈。

古来大药不可求,真契当如磁石铁。

形式: 古风

鹤叹

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

鹤有难色侧睨予,岂欲臆对如鵩乎?

我生如寄良畸孤,三尺长胫阁瘦躯。

俯啄少许便有馀,何至以身为子娱。

驱之上堂立斯须,投以饼饵视若无。

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