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甫如京师微之置酒

季子将北征,貂裘解亭皋。

使君拥鸣驺,出饯载酒醪。

作诗宠行色,坐客多贤豪。

信知大夫才,能赋在登高。

陟峰忧未已,强歌反哀号。

问言归何时,逮此冬风饕。

川涂良阻脩,箠辔慎所操。

黄屋初启圣,万灵归一陶。

询谋及疏贱,拔取皆时髦。

往矣果有合,可辞州县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季子即将北上征战,脱下貂裘在亭皋驻足。
地方长官率领随从,举酒相送,宴会上宾朋满座都是豪杰。
他作诗赞美行者的风采,宾客中不乏杰出人才。
确实见识到他的才华横溢,登高赋诗的能力非凡。
攀登高峰忧虑不止,勉强歌唱却转为悲叹。
询问何时才能回归,面对这肆虐的冬风让人担忧。
道路艰险,驾车需谨慎,马鞭和缰绳都要牢牢握住。
皇帝刚刚开启圣明,万物众生都归向统一。
咨询谋略广泛听取,选拔人才注重时势和地位。
如果真能找到契合,就不必再辞去州县的劳苦工作了。

注释

亭皋:水边的平地。
鸣驺:配有响铃的马车。
醪:未过滤的酒。
大夫:古代官职,此处指有才华的人。
陟峰:登山。
冬风饕:形容冬风猛烈。
川涂:道路。
黄屋:古代帝王的黄色车驾。
疏贱:关系疏远或地位低下的人。
时髦:符合时势潮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描绘了一场宴饮的场景,其中季子即将出征,故友为之饯行并赋诗相送。诗中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豪放情怀,也反映了对出征者安全与胜利的祝愿。

"貂裘解亭皋"一句,通过描写季子脱下貂皮大衣,披露其英武之貌,表达了一种英雄将领即将启程的壮观景象。"使君拥鸣驺,出饯载酒醪"则是形容宴会上的热闹与豪迈,使君亲自携带美酒佳肴,以示对季子的尊重和依依惜别的情怀。

"坐客多贤豪"一句,强调了宴会上宾主皆为文人雅士,他们或许都是当时的名流。"信知大夫才,能赋在登高"则是对季子文学才能的赞赏,认为其才华横溢,能够即兴赋诗。

接下来的几句"陟峰忧未已,强歌反哀号。问言归何时,逮此冬风饕。川涂良阻脩,箠辔慎所操。黄屋初启圣,万灵归一陶。询谋及疏贱,拔取皆时髦",则透露出诗人对季子北征的忧虑,以及对于归期的关切。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大事和将士出征安全的担忧。

最后几句"往矣果有合,可辞州县劳"是诗人表达了一种希望,愿意承担起为国家分忧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对于功成身退后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和赋诗送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以及他对于朋友、国家和将士安危的关切。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和耿天骘同游定林

道人深闭门,二客来不速。

摄衣负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遥烟中策,放浪尘外躅。

晤言或世闻,谁谓非绝俗。

形式: 古风

和微之药名劝酒

赤车使者锦帐郎,从客珂马留闲坊。

紫芝眉宇倾一坐,笑语但闻鸡舌香。

药名劝酒诗实好,陟釐为我书数行。

真珠的皪鸣槽床,金罂琥珀正可尝。

史君子细看流光,莫惜觅醉衣淋浪。

独醒至死诚可伤,欢华易尽悲酸早,人间没药能医老。

寄言歌管众少年,趁取乌头未白前。

形式: 古风

咏风

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垂虹亭

三江五湖口,地与天不隔。

日月所蔽亏,东西渺然白。

漫漫浸北斗,浩浩浮南极。

谁投此虹蜺,欲济两间阨。

中流杂蜃气,栏楯相承翼。

初疑神所为,灭没在顷刻。

晨兴坐其上,傲兀至中昃。

犹怜变化功,不谓因人役。

今君持酒浆,谈笑顾宾客。

颇誇九州物,壮丽此无敌。

荧煌丹砂柱,璀璨黄金壁。

中家不虑始,助我皆豪殖。

喟予独感此,剥烂有终极。

改作不可无,还当采民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