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

风从北海起,至此南海上。

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

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

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风从遥远的北海吹来,又在南海之上盘旋。
请问风,你来此有何目的?离开后又将前往何处?
是谁让你呼啸,又是谁回应你的歌声?
你将在何时停歇,你的行动是否太过狂妄?
风本无声,我试着向云询问你的秘密。

注释

北海:遥远的北方海。
南:南方。
问:询问。
复:再,又。
遣:派遣。
应:回应。
妄:狂妄,不理智。
云将:古代神话中的云神或风神。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咏风》。诗中通过描写风的行踪和力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强大力量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首句“风从北海起”直接点出了风的来源,其力度之大可想而知。紧接着,“至此南海上”则描绘出风的广阔范围,跨越了整个国土。这两句构成了诗歌的宏伟画面。

接下来的“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好奇和探究之心。这里的“问风”不仅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质疑,更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自己生命和社会动荡的迷茫感。

随后的“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究。通过询问风的来源和目的地,诗人实际上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与方向。这两句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我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动乱的无奈。

“汝于何时息,汝作无乃妄”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内心状态的一种总结和反思。在这里,“息”字意味着停歇,而“乃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和命运是否有所迷茫的自我审视。

最后两句“风初无一言,试以问云将”则是诗人通过询问风向云求证,以此来比喻自己在社会中的处境。这里,“初无一言”表达了风对自己的行为和命运的漠然态度,而“试以问云将”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的探索与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风的力量,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社会以及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王安石在这里不仅展现了其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作为政治家的他,对于历史潮流和个人生命意义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垂虹亭

三江五湖口,地与天不隔。

日月所蔽亏,东西渺然白。

漫漫浸北斗,浩浩浮南极。

谁投此虹蜺,欲济两间阨。

中流杂蜃气,栏楯相承翼。

初疑神所为,灭没在顷刻。

晨兴坐其上,傲兀至中昃。

犹怜变化功,不谓因人役。

今君持酒浆,谈笑顾宾客。

颇誇九州物,壮丽此无敌。

荧煌丹砂柱,璀璨黄金壁。

中家不虑始,助我皆豪殖。

喟予独感此,剥烂有终极。

改作不可无,还当采民力。

形式: 古风

夜梦与和甫别如赴北京时和甫作诗觉而有作因寄纯甫

水菽中岁乐,鼎茵暮年悲。

同胞苦零落,会合尚凄其。

况乃梦乖阔,伤怀而赋诗。

诗言道路寒,乃似北征时。

叔兮今安否,季也来何迟。

中夜遂不眠,辗转涕流离。

老我孤主恩,结草以为期。

冀叔善事国,有知无不为。

千里永相望,昧昧我思之。

幸唯季优游,岁晚相携持。

于焉可晤语,水木有茅茨。

畹兰伫归憩,绕屋正华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使道中寄育王山长老常坦

道人少贾海上游,海舶破散身沈浮。

抱金满箧人所寄,吹簸偶得还中州。

裸身归金不受报,秖取斗酒相献酬。

欢娱慈母终一世,脱弃妻子藏岩幽。

苍烟寥寥池水漫,白玉菡萏吹高秋。

夜燃柏子煮山药,忆此东望无时休。

塞垣春枯积雪溜,沙砾盛怒黄云愁。

五更匹马随雁起,想见鄮郭花今稠。

百年夸夺终一丘,世上满眼真悠悠。

寄声万里心绸缪,莫道异趣无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奉酬圣从待制

班行想望岁空多,知有龙门未敢过。

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

三刀旧协庭闱梦,五腨今传里巷歌。

复道谏书尝满箧,不唯诗句似阴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