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十七)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金华的牧羊少年,他名叫紫烟客。
我渴望跟随他游历,但还未启程,头发已斑白。
不明白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为何如此忙碌慌张。
在昆山采摘珍贵的仙草,能修炼身心精华。

注释

金华:地名,指金华县。
牧羊儿:放牧的年轻人。
紫烟客:可能是个有神秘色彩的名字。
愿:希望。
游:游历,周游。
发已白:头发已经变白。
繁华子:富贵子弟,追求名利的人。
扰扰:忙碌、纷扰。
何所迫:被什么驱使。
昆山:古代神话中的仙山,这里象征着仙境。
采琼蕊:采摘珍贵的仙草。
炼精魄:修炼精神和灵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和理想境界的一面。诗中“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两句,通过对比设置出一位不凡的牧羊少年,他可能是一个拥有高洁气质或特殊身份的人物。接下来的“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牧羊少年所象征的自由和超然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羡慕,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则是对那些沉迷于红尘纷争的人们表示不解,他们为何不能超脱世俗的羁绊。这里的“繁华子”指的是那些追逐物欲、沉溺于五光十色的普通人,而“扰扰何所迫”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无奈境遇的同情和不解。

最后两句“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则是借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元素,提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昇华的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昆山是一处神秘的地方,而“采琼蕊”和“炼精魄”都是指通过修炼来达到灵魂纯净、肉身不朽的过程。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更透露出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无限向往以及对世间纷争的淡泊态度。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十八)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

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

月落西上阳,馀辉半城楼。

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

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

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

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

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

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形式: 古风

古风(其十九)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形式: 古风

古风(其二十)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沈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形式: 古风

古风(其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