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十九)

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形式: 古风

翻译

遥远的西岳莲花山,遥望中见到闪烁明星。
她轻盈地握着莲花,如仙子般在空中漫步接近天庭。
身披霓裳长带飘逸,如同飞翔升天的仙姿。
邀请我一同登上云台,向卫叔卿这位高人深深行礼。
恍惚间我们一同离去,驾驭着大雁翱翔于紫色苍穹之上。
俯瞰下方,洛阳大地一片混乱,胡兵横行无阻。
鲜血染红了田野,凶残的豺狼们头戴王冠,掌控战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体现了他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超凡脱俗的艺术追求。开篇便以“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营造出一个仙境般的意境,莲花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而“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则描绘了一位仙女轻盈的舞动,她仿佛是在云端间翩翩起舞。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自然的境界。

接下来的“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则是仙女邀请诗人一同飞升至云端,与仙人卫叔卿相见的场景。这里的意象丰富,动作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自由与极致之美的向往。

然而,紧接着的是“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诗人的心情似乎突然间由明朗转为沉郁,他乘着仙鹤,穿越了紫色的云海,但这种超然的状态也带有一丝孤独和无奈。随后,“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一句,则是从高处俯瞰洛阳城外,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战乱场景,这与之前的仙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则直接描绘出了战争的残酷和荒凉,鲜血染红了野地的草丛,而豺狼也戴上了士兵遗留的头巾,这是对人间战乱的一个无情揭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仙界与人间、美好与残酷的描绘,展现了李白内心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二十)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沈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形式: 古风

古风(其二十一)

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

徒劳歌此曲,举世谁为传。

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吞声何足道,叹息空凄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古风(其二十二)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躞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柘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古风(其二十三)

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我行忽见之,寒早悲岁促。

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景公一何愚,牛山泪相续。

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

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