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二)送子权赴藤

花涨藤江,草熏鸭步。锦帆兰棹分春去。

二翁元是一溪云,暂为山北山南雨。

绿酒多斟,白须休觑。飞丹约定烟霞侣。

与君先占赤城春,回桡早趁桃源路。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江边花朵盛开,藤蔓茂盛,鸭子漫步其中,草香四溢。彩色的船帆和兰花桨划破春色离去。
两位老翁原本就像溪流上的云朵,暂时在山的南北洒下雨水。
尽情畅饮绿色美酒,不必在意白发苍苍,与仙霞伴侣相约共游。
我愿与你抢先领略赤城的春意,挥动船桨,早早踏上通往桃源的路途。

注释

花涨:花开得茂盛。
藤江:藤蔓覆盖的江边。
鸭步:鸭子的漫步。
锦帆:装饰华丽的船帆。
兰棹:兰花装饰的船桨。
二翁:两位老翁。
溪云:比喻两位老翁如云般自由。
山北山南雨:他们在山的南北洒下雨水。
绿酒:绿色的美酒。
白须:白发。
飞丹:飘逸的红霞。
烟霞侣:仙霞般的伴侣。
赤城春:赤城的春天。
桃源路:通往桃花源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作品,名为《踏莎行(其二)送子权赴藤》。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花涨藤江,草熏鸭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花涨"指的是春天花开得如同潮水一般,“草熏”则是因为春雨后的草地散发出阵阵清新的香气,而“鸭步”则形象地表达了小路被雨水浸湿,仿佛有鸭脚印的感觉。这些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锦帆兰棹分春去" 一句中,“锦帆”和“兰棹”都是船上的装饰,意指华丽的船只在春风中缓缓前行,分开了春日的美好景色。这里的“春去”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二翁元是一溪云,暂为山北山南雨" 这两句则是对友人子权赴藤之行的一种祝愿。“二翁”指的是两个白发老者,这里可能是作者与子权之间的亲昵称呼,“一溪云”则象征着纯洁和高洁。"暂为山北山南雨" 表达了希望这次旅程能够像春天的细雨一样,为沿途的土地带来滋润。

"绿酒多斟,白须休觑" 这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宴席情景。“绿酒”指的是青瓷酒杯中盛满的美酒,“白须”则是对友人年龄增长的一种温馨提醒。这里的“休觑”意味着希望子权能够尽情享受这次聚会,不必过于担忧。

"飞丹约定烟霞侣" 一句中,“飞丹”可能指的是仙界中的药物,象征着高洁和纯净,而“约定烟霞侣”则是希望子权能够在旅途中遇见志同道合的人,以便共度时光。

最后两句"与君先占赤城春,回桡早趁桃源路" 是对友人赴藤之行的一种美好祝愿。这里的“赤城”和“桃源”都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先占”则表达了一种抢先体验美好的心愿,而“回桡早趁”则是希望子权能够在春天的美好时光中尽快返回,继续他们之间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友情深厚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旅途美好的祝愿。

收录诗词(264)

朱敦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字:希真
  • 籍贯:洛阳
  • 生卒年:1081-1159

相关古诗词

踏歌

宴阕。散津亭鼓吹扁舟发。离魂黯、隐隐阳关彻。

更风愁雨细添凄切。恨结。叹良朋雅会轻离诀。

一年价、把酒风花月。便山遥水远分吴越。

书倩雁,梦借蝶。重相见、且把归期说。

只愁到他日,彼此萍踪别。总难如、前会时节。

形式: 词牌: 踏歌

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

倚晴空。正三洲下叶,七泽收虹。

叹年光催老,身世飘蓬。

南歌客,新丰酒,但万里、云水俱东。

谢故人,解系船访我,脱帽相从。

人世欢易失,尊俎且更从容。

任酒倾波碧,烛剪花红。

君向楚,我归秦,便分路、青竹丹枫。

恁时节,漫梦凭夜蝶,书倩秋鸿。

形式: 词牌: 醉思仙

醉春风

夜饮西真洞。群仙惊戏弄。

素娥传酒袖凌风,送送送。

吸尽金波,醉朝天阙,斗班星拱。碧简承新宠。

紫微恩露重。忽然推枕草堂空。梦梦梦。

帐冷衾寒,月斜灯暗,画楼钟动。

形式: 词牌: 醉春风

醉落魄.泊舟津头有感

海山翠叠。夕阳殷雨云堆雪。鹧鸪声里蛮花发。

我共扁舟,江上两萍叶。东风落酒愁难说。

谁教春梦分胡越。碧城芳草应销歇。

曾识刘郎,惟有半弯月。

形式: 词牌: 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