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钱氏铁券三首(其一)

长腰十斛换渔人,什袭传贻永世珍。

历数从来曾赐券,问谁终获保其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戏题钱氏铁券三首(其一)》。乾隆皇帝以戏谑之笔,探讨了权力与传承的主题。诗中“长腰十斛换渔人”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将权力比作可以换取财富的长腰,形象地描绘了权力在古代社会中的价值。接着,“什袭传贻永世珍”表达了权力和财富的传承,如同珍贵的遗产,被精心保存,流传后世。而“历数从来曾赐券”则暗示历史上曾经有过赐予权力象征的事件,即颁发铁券,作为对功臣或皇亲国戚的奖励。最后,“问谁终获保其身”则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在权力的游戏中,究竟谁能最终保住自己的生命和安全?整首诗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权力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题钱氏铁券三首(其二)

伊吕功勋岂不巍,未闻赐券贷其非。

设逢乌喙终何益,少伯真能早识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戏题钱氏铁券三首(其三)

纳土归诚本在兹,子孙世守亦其宜。

独怜片铁唐时物,秘宝其将安用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即事

水态山光结揽中,便途城郭一观风。

笙歌正闹武林社,梅石空传德寿宫。

柳色含烟蘸波绿,桃花过雨艳春红。

吾民乐处吾同乐,尚虑馀三有未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德寿宫梅石碑

临安半壁苟支撑,遗迹披寻感慨生。

梅石尚能传德寿,苕华又见说蓝瑛。

一拳雨后犹馀润,老干春来不冉荣。

五国风沙埋二帝,议和嬉乐独何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