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科试竣,将入京有作(其一)

才从香案染炉烟,诏许星轺早着鞭。

洙泗渊源殷向望,鲁邹风教愧承宣。

学山幸喜翔初步,观海还思汇百川。

自顾书生当重任,皇恩宽大已三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在岁科试结束后,即将进京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首联“才从香案染炉烟,诏许星轺早着鞭。”描绘了诗人完成考试后,如同香案上的炉烟一般,带着一丝宁静与满足,同时又满怀期待地准备踏上前往京城的旅程,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朝廷的忠诚。

颔联“洙泗渊源殷向望,鲁邹风教愧承宣。”提到洙泗之水的源头,暗喻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自己在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方面感到惭愧,体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颈联“学山幸喜翔初步,观海还思汇百川。”以“学山”比喻学习之路的高远与艰难,“翔初步”则形容初登高峰的喜悦与挑战,“观海”则引申为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广博,“汇百川”象征着包容与融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术探索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够不断丰富和扩展的愿望。

尾联“自顾书生当重任,皇恩宽大已三年。”诗人自省身为书生,深感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以及在过去的三年里,他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发展。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个人成长的自豪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自己成长的反思,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科试竣,将入京有作(其二)

槎客茫茫独问津,同舟终仗济川人。

曾经时雨难为泽,尚赖东风借与春。

侨札相逢如识旧,邹枚在座幸交亲。

仁贤友事真吾益,漫借皇华判主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岁科试竣,将入京有作(其三)

从来教养政兼施,风俗还须士气维。

敢以咨诹虚使节,惭无化导忝人师。

林繁夏荫原因地,花借春阴要及时。

我已辛勤同刻楮,培根终赖露华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舒自庵刺史由德州荐升江南郡守(其一)

齐鲁循良属二州,碑从众口播庚邮。

廿年作吏仍儒者,几处逢人说故侯。

鹗荐秋高天鉴近,凤纶日下帝恩稠。

江南好景知无限,一路风声溯上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舒自庵刺史由德州荐升江南郡守(其二)

晚节秋清月满襟,老成器识转深沉。

一腔独抱祥和气,双鬓谁知抚字心。

水向大江才是润,云从东岱始为霖。

祝君事业符声望,藉慰苍生慰士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