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结束征车换黑貂,灞西风雨正潇潇。

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

帆背夕阳湓水阔,棹经沧海甑山遥。

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战事结束换下征战的黑貂衣,灞桥西风雨声正显得凄凉萧瑟。
在茂陵久病中读书千卷,刚归隐彭泽时只以一瓢酒为乐。
船帆背对着夕阳,湓水广阔无垠,桨行过苍茫大海,甑山显得遥远。
恳切地向南溪的友人致谢,尽管白头年老,寒窗苦读却还未得到朝廷的征召。

注释

结束征车:战事停止,不再需要出征的车辆。
换黑貂:指脱下征战时穿的黑貂皮衣,象征卸下军务。
灞西: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此指离别之地。
茂陵:地名,这里代指诗人闲居之处。
久病:长期生病,也暗示长时间未被重用。
书千卷:形容阅读广泛,学问渊博。
彭泽:地名,陶渊明曾任彭泽令,后辞官归隐,这里比喻归隐生活。
酒一瓢:形容生活简朴,以酒自娱。
帆背夕阳:船帆面向夕阳,意味着行程向西或归家的方向。
湓水: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这里泛指江水。
阔:宽阔,形容水面辽阔。
棹:船桨,这里代指乘船。
沧海:大海,比喻人生的广阔或经历的丰富。
甑山:地名,可能指代远方的故乡或理想中的隐居地。
殷勤:诚恳热心。
为谢:向…致谢。
南溪客:指南方溪边的朋友,泛指友人。
白首:白头,形容年老。
萤窗:指刻苦读书的窗户,古时有囊萤照读的典故。
未见招:没有被征召任用,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远方朋友深厚的情谊。诗人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自己的感受和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句“结束征车换黑貂”中的“征车”指的是军队或官员出行时的车马,而“黑貂”则是一种高贵的毛皮,常用来比喻皇家或权贵的礼物。这里诗人可能在暗示自己某些使命或职务的结束,以及由此换来的尊贵地位。

接着,“灞西风雨正潇潇”描绘了送别时的天气,风雨交加,显示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情景,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增添了一份离愁别绪。

“茂陵久病书千卷”则透露了诗人的近况,他可能因为长期的疾病而沉迷于阅读,通过书籍来逃避现实世界的烦恼和痛苦。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彭泽初归酒一瓢”中的“彭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而“初归”则意味着诗人的归来。在这句中,诗人提到了“酒一瓢”,可能是在庆祝归来之际的愉悦心情。

“帆背夕阳湓水阔”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景象:船只在广阔的水面上行驶,与夕阳背道而驰,诗人通过这种形象表达了离别时的心境和景色。

“棹经沧海甑山遥”中的“棹”是古代船只的划动工具,“沧海”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水域象征,而“甑山”可能指的是某个远方的山脉。诗人在这里描述了远行者所面临的辽阔空间和艰难旅途。

最后两句,“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切祝福。诗人以“殷勤”二字强调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关心,而“白首萤窗未见招”则是在说尽管时间流逝,头发已经斑白,但对于南溪来的客人依然没有任何召唤或消息,这种无望的等待更添了一份寂寞。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南陵李少府

高人亦未闲,来往楚云间。

剑在心应壮,书穷鬓已斑。

落帆秋水寺,驱马夕阳山。

明日南昌尉,空斋又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客归兰溪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猿愁。

众水喧严濑,群峰抱沈楼。

因君几南望,曾向此中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客归峡中

津亭多别离,杨柳半无枝。

住接猿啼处,行逢雁过时。

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

还就西斋宿,烟波劳梦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