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归峡中

津亭多别离,杨柳半无枝。

住接猿啼处,行逢雁过时。

江风飏帆急,山月下楼迟。

还就西斋宿,烟波劳梦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渡口亭子常充满离别,柳树也多半没了枝叶。
住处紧接猿猴啼叫的地方,行走时又遇到大雁飞过。
江上的风吹得船帆急驰,山间的月亮迟迟照下楼台。
回到西边书房住宿,烟雾浩渺的江面让人在梦中也思念不已。

注释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别离:离别,分别。
杨柳:柳树,常用于送别场合,象征离愁。
无枝:这里指柳树的枝条稀疏,也可能指秋冬季节柳叶落尽。
住接:居住地紧接着。
猿啼:猿猴的叫声,常营造凄凉或深远的意境。
行逢:行走途中遇到。
雁过时:大雁迁徙的时节,常引起旅人思乡之情。
江风:江面上的风。
飏帆:吹动船帆,使船加速前进。
山月:山间的月亮。
下楼迟:指月亮落得晚,也可能指月光迟迟照到楼台。
还就:返回到。
西斋:西边的书斋或居室。
宿:住宿,过夜。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常用来形容景致朦胧或心情迷茫。
劳梦思:梦中也在思念,劳心于思念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情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之情。"津亭多别离"一句,点明了送别之地常见的情景;"杨柳半无枝"则通过对春天应有而未有的景象描写,传递出一种萧索与不完整的感觉。

"住接猿啼处"和"行逢雁过时"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动物的声音比喻为送别之声,强调了时间在流逝,离别之感愈发深刻。"江风飏帆急"一句,通过对风的描述,展现了行舟快速离开的情景,同时也映射出心中的不舍与急迫。

"山月下楼迟"则是对夜晚留恋之情的一种描绘,月光洒在楼台之间,使人不忍离去。最后两句"还就西斋宿,烟波劳梦思"表达了诗人回到住所后依然思念远行者的深切情感,即便是入睡也难以摆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无尽的离愁,是一首表达送别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送客归湘楚

无辞一杯酒,昔日与君深。

秋色换归鬓,曙光生别心。

桂花山庙冷,枫树水楼阴。

此路千馀里,应劳楚客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客江行

萧萧芦荻花,郢客独辞家。

远棹依山响,危樯转浦斜。

水寒澄浅石,潮落涨虚沙。

莫与征徒望,乡园去渐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客自两河归江南

两河庶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

台畔古松悲魏帝,苑边脩竹吊梁王。

山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菡萏香。

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客南归有怀

绿水暖青蘋,湘潭万里春。

瓦尊迎海客,铜鼓赛江神。

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

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