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二曾一郑归

木叶黄时拂两轮,马前同看蚤梅春。

旧游踏遍千山月,新岁迎归三老人。

梳洗楼前酬鹊语,琴书案上扫蛛尘。

只愁凤诏联翩下,又指天边问去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当树叶变黄之际,我们一同欣赏早春梅花盛开。
回忆起过去的游历,踏遍了千山万水,迎接新年的归来,三位长者一同。
在梳洗楼前回应喜鹊的问候,案头琴书上拂去积尘。
只担心频繁的圣旨到来,又抬头遥望天边,询问前行的道路。

注释

木叶:秋天的树叶,这里代指秋季。
蚤梅:早开的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千山月:形容游历过很多地方,夜晚赏月。
三老人:指三位年长的人。
酬鹊语:回应喜鹊的鸣叫,寓意吉祥。
凤诏: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去津:前往渡口,可能暗示离开或远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的活动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乐趣的享受与赞美。首句“木叶黄时拂两轮”以动人的画面展开,生动地描绘出树叶初变黄色之时,主人公乘坐马车,与同伴一道观赏春天里的梅花。

接着,“旧游踏遍千山月,新岁迎归三老人”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与对新岁来临时对长者的尊重。这里“旧游”指的是过去的旅行经历,而“新岁迎归三老人”则是对年迈之人的敬意,展示出诗人对于时间流转和生命礼仪的深刻感悟。

第三句“梳洗楼前酬鹊语,琴书案上扫蛛尘”描写了主人公在家中的静谧生活。这里,“梳洗楼前酬鹊语”指的是清晨在楼前整理头发,与喜鹊交流之意;“琴书案上扫蛛尘”则是表达诗人对艺术和知识的追求,以及他清洁书案、抚琴思考的情景。

最后两句“只愁凤诏联翩下, 又指天边问去津”中,“只愁凤诏联翩下”表达了对官职荣誉的渴望,希望能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高位上展现自己的才华;“又指天边问去津”则是表现诗人对于未来之路的探索与询问,寻找通往成功和理想的路径。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人生礼仪以及个人抱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仰之至

江东幕客江西吏,各是年过五十时。

一去尘中劳梦约,重来物外有心期。

烟中艇子花前酒,竹里棋声月下诗。

景物不妨俱是旧,只添须发白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喜雨

去年秋日百神求,岁度春风尚未优。

补贴稀疏三日泽,栽培饱满一年秋。

已乾桑柘蚕多饱,待济舟航水接流。

云雨算来多少力,夕阳处处听渔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曾侍郎挽章(其二)

未下蒲轮诏,先惊柏府寒。

九州方镇节,万里使华冠。

岁晚一庵密,风流百世宽。

永怀函丈训,泣涕自汍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曾法师尝寄蒲萄追作一篇

自分蔬肠甘苜蓿,那烦远骑送蒲萄。

青条自有悠扬势,甘液多因灌溉劳。

坐见满盘堆马乳,全胜千里惠鹅毛。

病来苦不胜杯杓,今日思君饮浊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