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方蕴修

谁失方干意,愁吟动地哀!

言将蹈海去,怪我踏冰来。

威庙怒犹在,孝陵云不开。

伤心是庾信,白发被君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酬方蕴修》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方蕴修的深切关怀与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谁失方干意,愁吟动地哀!”以反问开篇,暗指友人方蕴修可能遭遇了某种不公或不幸,使得他愁苦吟咏,哀声动地。这里借用了唐代诗人方干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颔联“言将蹈海去,怪我踏冰来。”通过“蹈海”与“踏冰”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可能远行的决绝与诗人自身所处环境的艰难。这里的“蹈海”象征着勇敢决绝的行动,“踏冰”则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担忧。

颈联“威庙怒犹在,孝陵云不开。”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处境的忧虑。这里“威庙”与“孝陵”分别代表了权力与孝道,暗示友人可能面临着来自权力的压力或是道德的困境。而“怒犹在”与“云不开”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压力与困境的沉重与难以突破。

尾联“伤心是庾信,白发被君催!”以庾信的典故收尾,庾信晚年因战乱流离,白发生得早,这里借以表达对友人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诗人将自己与庾信相比,暗示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期待,希望友人能够像庾信一样,即使面临逆境,也能保持坚韧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处境的深刻描绘与自我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清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同鉴在、蕴修饮徐闇公司李署

同人不得意,旅食共荒台。

忽有寻梅兴,来衔司李杯。

官清衙吏懒,客散署门开。

独去然灯坐,羡予携手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又示闇公

吾怜徐孺子,亦是英雄人。

爱子殡江寺,故妻还海滨。

都无儿女泪,独有友朋亲。

愧我与同难,终年涕泗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古诗(其一)

淮南华橘柚,朱实涵芬香。

得因君子力,委身玉阶旁。

美人出璇户,攀条摘朝霜。

珍盘覆锦绣,置我黄金床。

娇爱不见御,岁宴空自芳。

日闻椒榝充,如何不心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古诗(其二)

苍苍长安陌,郁郁罗青槐。

曜灵生东隅,明堂旦正开。

钟鼓天子坐,冠盖公卿来。

子侯何少年,次第相追陪!

红颜映紫绶,金貂立玉阶。

朝罢骑马还,道旁尽称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