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德如公畏四知,流光底事感圆蓍。
日边丹凤聊栖棘,月下惊鸿尚拣枝。
五十知非惭漏尽,百年彊半怪驹驰。
买臣富贵犹堪待,莫诵浔阳落魄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他以李太白的《浔阳感秋诗》为灵感,抒发自己四十有九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勉励。诗中提到的"清德如公畏四知",赞扬了高尚的品德,如同公正无私的人,对自我要求严格。"流光底事感圆蓍"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引发诗人对命运的思考。
"日边丹凤聊栖棘,月下惊鸿尚拣枝"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困于困境的凤凰和月下挑选栖息地的鸿雁,暗示虽然暂时处境艰难,但仍有追求和选择的空间。
"五十知非惭漏尽,百年彊半怪驹驰",诗人自谦在五十岁时已经明白了许多是非,感叹岁月匆匆,人生已过半。"怪驹驰"形象地描绘了光阴如骏马疾驰,令人感叹不已。
最后,诗人以"买臣富贵犹堪待,莫诵浔阳落魄诗"作结,借汉代被贬的朱买臣的故事,鼓励自己要有耐心等待富贵的到来,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失意,暗示未来还有希望。
总的来说,虞俦在这首诗中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典故,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不详
久雨苦不乐,吾庐亦未贫。
十旬兼美酝,千亩长脩筠。
睡蝶频来梦,歌莺皆恼人。
得君新唱和,懒病起精神。
落日千乌外,青山一望中。
买舟群仆喜,兀坐与谁同。
旅店孤烟起,田家曲港通。
鸥盟暂时乞,又踏软尘红。
淮边陈迹试重论,走遍西途落木村。
依旧江山连北固,承平池馆羡东园。
中原入望堪垂涕,古汴无情尚有痕。
岁漕东南六百万,云何异域得游魂。
德星天遣出淮濆,玉节光华委十分。
可但筹边专馈饷,直须旷土尽耕耘。
向来我已惭无效,此去君当勉策勋。
尚有龟山风浪恶,得无遗恨雁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