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屏诗二首(其二)

凝澄不动水渊槃,风拂泉生或细澜。

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光寒。

玄冥借魄知神物,男子无闻已弱冠。

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水面平静如镜,深不见底,微风吹过,泛起细细的波纹。
月光穿透窗帘,晨曦微弱,宝匣周围的龙形装饰在夜晚显得清冷。
深海之神借来神秘力量,男子到了二十岁还未出名。
我的真诚照亮了麒麟阁,慢慢跟随弓箭踏上仙人殿堂。

注释

凝澄:形容水面清澈平静。
水渊槃:深渊般的水面。
风拂泉生:微风轻拂,泉水泛起涟漪。
龙辉:龙形装饰的光芒。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
精诚:真诚的心意。
麟阁:古代宫殿,此处象征显赫地位。
弓剑:象征武力和追求。
仙坛:神仙的居所,象征理想之地。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神秘色彩和仙境意境的诗句,作者以精湛的笔法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首先,“凝澄不动水渊槃”一句,设定了一个静谧无声的环境,水面如同镜子般平静,似乎能映射出心灵深处的秘密。

接着,“风拂泉生或细澜”则点出了微妙的情感变化,即使是最轻柔的风,也能在这宁静中激起涟漪,让人联想到内心世界中的波动。"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光寒"一句,则描写了时间流转与光线变化,从清晨到夜晚,月光如同细丝穿过窗棂,龙辉环绕宝匣,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冷艳的氛围。

诗人通过“玄冥借魄知神物”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的感应和敬畏之情,这里提及的是与神灵沟通的情境,显示了作者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男子无闻已弱冠”则是一个转折点,从仙境的美好回到现实人生的平淡,但这份平淡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最后,“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一句,诗人以“照我精诚”表明了自己的内心纯洁和对仙境的执着追求,而“至麟阁”则是通往神灵之所的门槛。"缓随弓剑上仙坛"则描绘了一种安详从容地步入仙界的情景,弓剑象征着守护和智慧,这里则是诗人心中理想境界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神秘气氛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越凡尘、达到精神高度境界的渴望。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淡远和超脱,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出世的清凉。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镜屏诗二首(其一)

曲玉回辉莹可观,秋冰壁立动涵澜。

每嗟许国酬身晚,忽觉馀光照胆寒。

映座未容华表客,整簪空慕鵔鸃冠。

云车一去桥山晚,宝镇于今下古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上翰林眉山先生苏公

佑圣生贤佐,天心在抚民。

昌期膺治运,谷旦降元臣。

四序功成晚,三台耀拱辰。

严凝气刚劲,謇谔性忠纯。

凛凛风霜操,优优雨露仁。

高才映今古,妙学洞天人。

黼黻文华国,渊源德润身。

四朝师令望,百辟仰清尘。

射策明三道,观光耀九宾。

咸知帝赉说,复诵岳生申。

视草金銮殿,登庸凤诏春。

夔龙名不陨,鲁卫政相因。

交荫槐阴茂,联华棣萼亲。

庙堂熙帝载,衮绣并天伦。

政柄劳无惮,侯邦逸久均。

偃藩心固乐,调鼎味宜新。

上宰虚黄阁,除书下紫宸。

百神怀景福,万化入鸿钧。

阴德施黎庶,休功格昊旻。

自当侔带砺,讵止约松椿。

贱士睎高躅,趋风愧下陈。

愿言千万寿,献颂敢辞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小苏先生九三丈自司谏拜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廌作诗以贺

孝治依文母,皇图锡圣王。

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周邦柱下史,魏阙紫微郎。

禁殿联常棣,天池浴凤凰。

挥毫青琐闼,簪笔御炉香。

德镇千钧重,文辉万丈长。

昌时逢式谷,吾道喜弥彰。

视草严宸暮,论思子夜央。

槐边星转角,花底鹭分行。

岂但居华省,行闻上玉堂。

终期衮衣拜,慰此士夫望。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贺小苏先生

柱史承恩正紫微,玉皇优诏碧云词。

欲知伯仲文章职,对掌丝纶内外司。

雨露偏浓常棣萼,烟霞常驻凤凰池。

共扶吾道邪归正,同振斯文盛不衰。

白首并逢千载运,登庸皆是十年迟。

靖共介福由神听,告尔多方代帝咨。

膴仕初逢贤者贵,德名当问国人宜。

夷齐抗世清何早,元凯登庸事可期。

贫贱久思杨得意,龙光今喜郑当时。

应怜下客尘埃甚,惭愧雷门献此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