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

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髡钳奴于鲁。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

鴳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

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

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

李陵卫律罪通天,遗臭至今使人吐。

种瓜东门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读书为谁事,临难何忧复何惧。

已矣夫,易箦不必如曾参,结缨犹当效子路。

形式: 古风

翻译

无垠的世界化为妖魅,无数丑恶被俘虏。
既无法改变身份,在吴国结束生命,也无法在鲁国做奴隶。
远走高飞不如四皓老人,隐居避世不如仲连父亲。
飞翔的鸿雁落入箭矢,巨鲸陷入渔网。
麻雀燕子上下纷争,蝼蚁之间随意亲昵。
战乱遍野,岁月将尽,天涯海角春意阑珊。
百年生涯落魄,万里行程艰辛。
生不逢时,遭遇诸多不幸,求仁得仁,还有什么可说。
死亡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其价值何在。
女子低头守护头巾,男子咬牙面对刀锯。
慷慨赴死容易避免,从容取义却不易。
仁人志士树立道义,如同天地间的支柱。
以身殉道,不苟且偷生,道义光照千秋。
孔子虽未称王,但其思想并未废弃,中原土地上兽蹄鸟迹交错。
闰位应在三七之间,最终礼乐应归真主。
李陵、卫律之罪滔天,恶名流传至今。
种瓜东门的愿望无法实现,尸骨暴露匈奴之地实属必然。
读书一生为何,面临危难,忧虑与恐惧何在。
罢了,易箦之事不必效仿曾参,结缨之节仍需学习子路。

注释

九垠:极远的边际。
亿丑:众多的丑恶之人。
四皓翁:指汉代四位有名的隐士。
仲连父:指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孟尝君。
冥鸿:指飞翔在高空的鸿雁。
矰缴:古代射鸟用的短箭和绳索。
闰位:指非正常的帝王位。
李陵:汉代将领,因投降匈奴而受贬。
卫律:汉代将领,与李陵一同降敌。
结缨:古代礼仪,遇事结好衣带以示决心。
子路:孔子弟子,忠诚勇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天祥所作,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全诗围绕“言志”这一主题,以强烈的情感和锐利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危机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诗人开篇即以“九垠化为魅,亿丑俘为虏”表现了对历史沧桑和民族灾难的感慨。九垠指的是古代著名的九鼎,象征国家政权的象征;亿丑则是战争中被俘虏的人民,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痛苦。

接着,诗人通过“既不能变姓名卒于吴,又不能髡钳奴于鲁”表明了对英雄末路的无奈与悲哀。变姓名、髡钳都是古代失国之人的悲惨境遇,反映出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无力感。

“远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连父”则是诗人对历史上那些贤臣烈士的怀念和自比。四皓翁、仲连父都是古代著名的隐逸或忠诚之士,他们的形象在这里被用来衬托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冥鸿堕矰缴,长鲸陷网罟”这一联,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深渊中的鸿鹄、海网中的巨鱼,形象地表达了被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无奈。

“鴳燕上下争谁何,蝼蚁等闲相尔汝”则是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评。诗人以小鸟争斗、蝼蚁相咀的景象,讽刺了当时官场中的争权夺利和庸俗之徒。

“狼藉山河岁云杪,飘零海角春重暮”这一联,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愤慨与悲凉,以及对失去的青春和时光的无尽追忆。

在“百年落落生涯尽,万里遥遥行役苦”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更迭、个人命运短暂的深切感悟。同时,这也反映出个人的努力与挣扎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语”则是诗人对自己时运不济和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自嘲。百罹意指重病或多灾,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的困境。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这一联,以哲学的深度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死,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鸿毛,或是泰山般沉重,都难以衡量其真正的分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与死、身后名声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妇女低头守巾帼,男儿嚼齿吞刀锯”则描绘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守贞和男性英勇就义的情景。这种对比强调了在危难之中,人们应该秉持的道德和勇气。

“杀身慷慨犹易免,取义从容未轻许”是诗人对于为理想献身的决心与困顿。在这里,“杀身”代表了生命的牺牲,而“取义”则指追求正义的过程。诗人强调,即便是生命之交换,也难以轻易获得真正的意义。

接下来的几联:“仁人志士所植立,横绝地维屹天柱。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表达了诗人对于正义和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坚定信念。

“素王不作春秋废,兽蹄鸟迹交中土”则是对历史记载的批判。诗人认为,即使是伟大的君主,也不能避免被后世评说和指责,这反映了对权力与历史的深刻认识。

最后,“闰位适在三七间,礼乐终当属真主”表达了对于未来理想世界的憧憬和期待。三七,在这里象征着完美、纯净之境,而“真主”则是诗人心目中真正的统治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与个人理想之间挣扎的心路历程。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南宋时期士人阶层对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关切和思考。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还司即事(其一)

幕燕方如寄,屠羊忽复旋。

霜枝空独立,雪窖已三迁。

漂泊知何所,逍遥付自然。

庭空谁共语,拄颊望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还狱

人情感故物,百年多离忧。

桑下住三宿,应者犹迟留。

矧兹方丈室,屏居二春秋。

夜眠与昼坐,隤乎安楚囚。

自罹大雨水,圜土俱荡舟。

此身委传舍,迁徙无定谋。

去之已旬月,宫室重绸缪。

今夕果何夕,复此搔白头。

恍如流浪人,一旦归旧游。

故家不可复,故国已成丘。

对此重回首,汪然涕泗流。

人生如空花,随风任飘浮。

哲人贵知命,乐天复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远游

黄河流活活,太行高巍巍。

王屋山以东,百泉山以西。

邹鲁盛文献,燕赵多雄姿。

右摩泰山碑,左蹑函谷泥。

郏鄏吊周公,曲阜拜宣尼。

或登广武叹,或上北邙悲。

平生几两屐,汗漫以为期。

绝交天下士,要为男子奇。

吴会偏王业,中原隔遗黎。

安得与黄鹤,比翼天上飞。

江河异风景,击楫感且欷。

阳运遘百六,兴否俄推移。

桑田变沧海,楚囚发孔悲。

我本槛车客,为我解絷维。

青蝇附天骥,万里相追随。

人生尚行乐,矧复新相知。

周道思下泉,王风怀黍离。

富贵岂不愿,忧患那自持。

人命危且浅,忽若朝露晞。

长恐折我轴,中道欲差池。

去我父母邦,我行且迟迟。

听我远游曲,寄我长相思。

形式: 古风

邳州哭母小祥

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

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

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

我躬已不阅,祀事付支子。

使我早沦落,如此终天何。

及今毕亲丧,于分亦已多。

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

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