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剃染酬初愿,皈依向大乘。
夙传人似玉,新纳戒如冰。
香钵分甘露,田衣挂紫藤。
从今翠微里,添个白云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剃度出家,皈依佛门的情景。首句“剃染酬初愿,皈依向大乘”表达了僧人实现最初愿望,坚定地走向佛教修行之路的决心。接着,“夙传人似玉,新纳戒如冰”运用比喻手法,赞美了僧人如同美玉般纯洁的人格,以及他新受戒律的坚定与纯净。诗人通过“香钵分甘露,田衣挂紫藤”这两句,展现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宁静,香钵象征着佛法的甘露,田衣则是僧侣朴素的衣物,紫藤则增添了几分禅意和自然之美。最后,“从今翠微里,添个白云僧”表达了从今以后,这位僧人将在翠绿的山林中,成为一朵飘逸的白云,隐于尘世之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僧人出家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对佛教精神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对僧人高尚人格的赞美。
不详
明僧。工诗。有《延寿寺纪略》、《三友集》
问水寻山各自忙,草鞋无底踏秋霜。
江南游遍将江北,何日还来共竹房。
丈夫于世各有营,岂为公卿以身辱。
先生汉之一布衣,千古谁堪继芳躅。
我来停舟一登跳,双台杳渺林端矗。
江水沈沈彻骨清,山光霭霭有馀绿。
只此江山彼江山,严刘到今定谁属?
先生早知钓得名,拗折当年钓竿竹。
有脚但可踏青山,何必将加帝王腹。
却怪年来懒更长,见人无力下绳床。
自知无德将谁傲,一任诸方唤我狂。
活竹编篱生晚翠,新茅缚枕带秋香。
鸟声啼入碧烟去,古寺遥钟散夕阳。
闲向颓檐昼负暄,前峰忽听落啼猿。
未离文字非心眼,欲证圆通有耳根。
翠羽每衔花入梦,好风特为我关门。
胸中一事凭谁论,将此身心报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