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易为感,时节已徂秋。

行游固可适,岁月惧不留。

高斋旷而寂,人务罕相酬。

千载事了了,宁不慕前修。

道在无今古,天运每周流。

万理由我具,消摇极冥搜。

为乐不在兹,况复储怨尤。

予本楚狂士,意气迈九州。

偶然似有契,持身寓林丘。

万钟非所辞,一毫非所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周砥的《读书》诗,以读书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首句“读书易为感,时节已徂秋”点出读书时容易引发感触,秋天的来临更显岁月匆匆。接下来,“行游固可适,岁月惧不留”强调行旅虽能带来乐趣,但时光如梭,不容拖延。

诗人身处“高斋旷而寂”,生活简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稀少。“千载事了了,宁不慕前修”表达对历史长河中贤人的仰慕,以及对永恒道理的追求,认为真理超越时空。“道在无今古,天运每周流”进一步阐述大道无常,自然法则循环不已。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万理由我具,消摇极冥搜”,深入思考,寻求真知。然而,他明白“为乐不在兹,况复储怨尤”,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外物,更不应积累怨恨。最后两句“予本楚狂士,意气迈九州”,表明诗人自比狂放不羁的楚狂,志向远大,超脱世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读书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收录诗词(130)

周砥(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无锡。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字:履道
  •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相关古诗词

读书

窜身丹厓下,灭迹浮云端。

余事既不闲,冥心以游观。

读书南山日,秋气浩漫漫。

悲商扣庭柯,四座鸣风湍。

已与清景晤,乐哉此盘桓。

餐和遗糟粕,饮胜入肺肝。

隐几俄万古,其人梦交欢。

携手逍遥墟,乾坤欻高寒。

顾谓尘世子,斯道自平宽。

胡为在荆棘,方寸生波澜。

向无问津者,悲尔后来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孝常西斋守岁读王临川除夜寄舍弟诗爱其词致清远因用其韵各赋一首

残雪半窗春意动,馀香一榻夜忘眠。

灯前对酒须今夕,客里题诗尚旧年。

风竹萧萧还自语,寒梅的的竟谁怜。

知君剩有沧浪趣,待得秋风上钓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赋

岁云暮矣天涯客,今夕能来慰不眠。

坐久依依思远道,气酣往往说当年。

春游吴苑君常惯,雪咏钟山我自怜。

惆怅情悰那再得,荆溪漫有酒盈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日试墨二首(其一)

竹雪寒声泻,山禽好语来。

空余腊月酒,拟访石亭梅。

野水宜舟楫,春云费剪裁。

从前江海上,今日意悠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