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其二)酌惠山水

一瓢饮水曲肱眠。此乐不知年。

今朝忽上龙峰顶,却原来、有此甘泉。

洗却平生尘土,慵游万里山川。照人如鉴止如渊。

古窦暗涓涓。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

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翻译

用一瓢水就满足,曲着手臂睡得香甜。这种快乐让我忘记岁月长。
今天忽然登上龙峰之巅,才发现这里有甘甜的泉水。
洗净一生的尘埃,不再渴望游历万水千山。泉水清澈如镜,深邃如渊。
古老的泉眼悄悄流淌,那时的桑树和苎麻如今何处?恐怕只有松风吹过,才打破茶烟的宁静。
我在白云之间悠然,谁能分辨我是否已成神仙。

注释

曲肱:弯曲手臂睡觉。
甘泉:甜美的泉水。
慵游:懒于远游。
照人如鉴:泉水清澈照人。
古窦:古老的泉眼。
桑苎:古代的桑树和苎麻。
松风:松树间的风。
著我:使我身处其中。
白云堆:白云缭绕的地方。
神仙:指超脱尘世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一瓢饮水曲肱眠"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仿佛时间已不再存在,只有那份平静和满足。而"此乐不知年"则强调了这种生活感受超越了时光的限制。

接着,"今朝忽上龙峰顶,卻原来、有此甘泉"显示诗人偶然发现的一处美丽之地,这里的山水不仅给予他精神上的洗礼,也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洗却平生尘土"表明了这种净化的深度,而"慵游万里山川"则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照人如鉴止如渊"这句诗用镜子和深渊来形容山水之美,既明亮又深不可测。紧接着的是对自然变化的一种感慨,"古窦暗涓涓"中,“古窦”指的是古老的泉水,“暗涓涓”则描绘了一种细微而持续的声音,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感悟。

"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中,"桑苎"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编织工具,而这里则用来比喻往昔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和感伤。而"想松风、吹断茶烟"则是诗人在回忆中所感受到的那份淡淡的忧愁。

最后,"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融合,他仿佛已经与山水合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如同神仙的境界。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赠蒋道录溪山堂

门前山可久长看。留住白云难。

溪虚却与云相傍,对白云、何必深山。

爽气潜生树石,晴光竟入栏干。旧家三径竹千竿。

苍雪拂衣寒。绿蓑青笠玄真子,钓风波、不是真闲。

得似壶中日月,依然只在人间。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赋稼村

老来学圃乐年华。茅屋短篱遮。

儿孙戏逐田翁去,小桥横、路转三叉。

细雨一犁春意,西风万宝生涯。携筇犹记度晴沙。

流水带寒鸦。门前少得宽闲地,绕平畴、尽是桑麻。

却笑牧童遥指,杏花深处人家。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春游

一春不是不寻春。终是不忺人。

好怀渐向中年减,对歌钟、浑没心情。

短帽怕黏飞絮,轻衫厌扑游尘。暖香十里软莺声。

小舫绿杨阴。梦随蝴蝶飘零后,尚依依、花月关心。

惆怅一株梨雪,明年甚处清明。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入松

满头风雪昔同游。同载月明舟。

回来又续西湖梦,绕江南、那处无愁。

赢得如今老大,依然只是漂流。故人剪烛对花讴。

不记此身浮。征衣冷落荷衣暖,径虽荒、也合归休。

明□□□烟水,相思却在并州。

形式: 词牌: 风入松